北大附中校徽背后的故事
北大附中今年56岁了。
我们的故事从这一天开始,1960年10月6日。
北大附中1960年建校开学典礼
从那一天起,北大附中便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创新的步伐。但这56年来,我们的核心精神却从来未曾改变。如今,学校早已不是当年“四面透风”的样子。在硬件一流的的全新校园中,北大附中依然引领着中学教育的下一次改革。
北大附中60年代校徽及建校开学典礼珍藏老照片(校史馆)
一枚校徽,贯穿了北大附中56届毕业生共同的回忆。
不过你是否知道,这一枚“北大附中”校徽的由来?
北大附中的校徽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建校初期,为强调附中与北大的关系,校方从毛泽东手书的“北京大学”择取“北大”二字,并从公开的毛泽东手迹中择取“附中”二字,经技术处理后合成校徽。这枚最早的校徽形状为长方形,白底红字。
北大附中60年代校徽(校史馆)
这枚校徽,一直沿用至今。它伴随着附中一代又一代人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千年之交,直到今天。经过建校时教师们的辛勤耕耘以及学生们的不懈进取,北大附中在80年代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
这枚矩形校徽,在80年代由学校复刻,至今也是至今每一位新生入学时的礼物。
80年代中期,北大附中为了校庆30周年,组织了校歌、校徽创作比赛。经过广泛的征集方案,最终选定了陈关欣校友在北大校徽基础上设计的圆形校徽。
陈关欣校友以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为基础,在其中圈加上毛体“北大附中”四字和建校时间,在外围加上英文的北大附中(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此校徽也是现在最为常用的一枚。
1985年、1990年校庆请柬 及 90年代新版圆形校徽(校史馆)
再后来,学校相继推出了几枚特别纪念校徽
1990年校庆30周年校庆请柬 及 90年代菱形校徽(校史馆)
图中的矩形和菱形均为特别定制校徽。遗憾的是,这种精致制作工艺现在已经失传,这个年代的校徽现在也成为了历史。
跨过千禧年,2005年前后,校友们和学生们又自发设计了新款三色校服校徽。
45周年校庆时的三色校服校徽(校友提供)
北大附中曾是北京市第一批有校服的学校之一,却是第一所不规定高中生穿校服的学校。尽管如此,三色校服校徽依然饱含着各届校友们对学校深深的感情。
2016年10月6日,是北大附中56岁生日。
56届毕业生,在不同年代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校园里。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却拥有着同样的回忆。世界这么大,能有缘在这么小的校园里相聚,不是很幸运吗?相信你也这么觉得。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获得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浓的化不开的金黄的银杏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毕业时离开学校的不舍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将校徽佩戴在胸前时的那份荣誉感
不知你是否希望,在返校时,将校徽再次骄傲地佩戴在胸前?
这么多不同款的附中校徽,你是否曾对不能拥有它们感到遗憾?
今年校友日,我们特别推出300套珍藏版校徽套装,您可以将所有版本的北大附中校徽悉数佩戴在您的胸前,并获得镌刻有姓名及毕业年份、专属于您的校友纪念卡。
快快点击“立即支持”预购吧!
限量珍藏版北大附中校徽套装(赠校友卡)
珍藏版校友卡
发货安排
纪念版校徽套装仅接受提前预定;内含全部8款北大附中校徽并附赠珍藏版校友卡(可刻姓名及毕业年份)。
预定的校徽套装请在10月6日当日北大附中取货;海外校友可以代取或校友会留存
纪念版校友卡特权(可单独购买):
校友卡定制姓名及毕业年份
食堂消费及充值特权;西楼电梯特权
校友卡仅限校友本人实名购买,若开通特权需进行本人身份验证
开通权限需本人持身份证验证,也可于本人未来返校时验证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