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送您一朵小红花
1995年,一场大火摧毁了芦桂芝原本和美的生活。火灾中,她不仅失去了家园,还失去了原本姣好的面容和双手的全部手指,三岁的小儿子也被严重烧伤。从此,芦桂芝和丈夫走上了一边讨生活,一边为儿子治疗的漫漫长路。
2008年,芦桂芝在陪小儿子到河南商丘医院实施整形手术期间,发现了一个因浑身长满血管瘤而被遗弃在路边的女婴。尽管自己生活艰难,居无定所,但悲悯之心还是让芦桂芝抱起了孩子,并最终收养了她。
为了给养女治病,芦桂芝绞尽脑汁。经过日复一日的磨练,她硬是在两只光秃秃的巴掌上各磨出一个豁口,夹住勾针,编织出一朵朵美丽的毛线小红花,在武汉街头摆摊售卖。
芦阿姨和养女
近年来,建辉慈善基金会长期采购芦桂芝夫妇编织的小红花,作为回礼送给支持“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项目的捐助人。愿一朵朵饱含着爱与希望的小红花,给善良的人们带去温暖与祝福。
为捐助人送上的小红花
特蕾莎.德兰修女说,
人类的不幸并不是贫困、生病或饥饿,
真正的不幸是,
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
而我们认为,
更大的不幸,
是那些长期援助他人的行善者,
在他们生病或贫困的时候,
没有人伸出援手。
1996年的一天,江西的饶梅香抱回了她收养的第一个弃婴。之后就不断有人把孩子丢在饶梅香家门口,看着小小的孩子在襁褓里奄奄一息,她总是义无反顾的抱回家收养。这些孩子大多有着严重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如果没人领养就只能等死。20年来,饶梅香靠着拾荒的收入,收养了80多名弃婴,因为患有严重的疾病,很多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开口叫她一声“妈妈”。
在公益慈善领域,除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还有一片广阔的海洋,即非正式的、自发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切的互助行为,这是一群被人遗忘,却一直在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长期无私地关怀本与他无关的陌生人。
他们收养被遗弃婴儿、赡养非亲非故的老人、多次冒着巨大风险抢救他人生命、舍己捐资助人……他们因为无私付出、疾病、意外、年老等原因身陷困境。这群人,我们称之为“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
这些长期无私关怀本与他无关的陌生人的行善者,他们并不一定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能力,相反,他们大多生活清贫、勉强维持生计,但他们都有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能无视他人痛苦。当他们不遗余力,承受着经济窘迫、舆论非议和巨大风险帮助他人的时候,您可曾想过,他们才是最需要支持的一群人。
在浙江温州,有一所特殊的敬老院,是王梅用自家的房子改造的。住在这里的老人大多是王梅“捡来”的流浪汉,有的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意识不清患有精神障碍......王梅舍不得请人帮忙,起早贪黑,亲力亲为为这些素不相识的老人服务,不收分文。如今,她已陆续赡养了上百位老人,其中20多名老人在她家里安然离世;
生活在湖南永州的唐新林、唐满园俩兄弟,置生命于脑后,挽救落水者百余人却不收分文,他们说:“能救人一命,是我们的骄傲。”数年如一日,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只要听到呼救声,兄弟俩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救人;
云南昆明的王兰兰并不富裕,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失去唯一的女儿以后,王兰兰格外关注身边的失独家庭。看到社区里很多孤寡老人无人照料,王兰兰立誓要帮助他们。她组织失独家庭的妈妈们,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开办“爱心食堂”,倾尽所有,只为让这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有一顿热饭热菜吃;
像这样的行善者,还有很多......
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助人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是永远符合全社会期待推崇的。基于对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建辉基金会发起“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项目,对那些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守良心、长期帮助他人的个体行善者给予支持和鼓励,使更多人行善的源动力得以释放,从而实现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的理想社会。
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于 2016 年 8 月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专注支持个体行善者的公益基金会,目前拥有国内最完整的行善者数据库。
注册信息:
名称: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3440300MJL1707362
成立时间:2016-08-29
注册资金:200万
截止2023年12月,建辉基金会累计走访行善者并回收资料建档1791人,累计资助1352人。
2019年-2023年,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参评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FTI),连续五年获得满分100分并列第一名的成绩。
1、走访致敬:依托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前往致敬对象的家中,了解情况、表达敬意并奉上致敬礼包和致敬礼金;
2、节日慰问:依托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在行善者生日和新年之际,前往行善者的家中,向行善者致以节日慰问并奉上节日慰问金;
3、长情陪伴:依托当地的志愿者团队,招募志愿者组成固定的长情陪伴小组,每个季度前往行善者的家中开展一次长情陪伴服务;
4、生活补贴:根据行善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活补贴的额度,帮助生活困难的行善者改善生活境况,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5、心愿支持:依托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在长情陪伴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行善者的心愿,包括修缮房屋、添置家居用品、治疗疾病等。
您的持续支持,是对善良最长情的守护。
因为您的慷慨捐助,我们可以为义务赡养老人的王梅阿姨提供一份生活补贴,为给老人提供热饭菜的王兰兰阿姨添置一套全新的厨房设备,为拾荒助学的张广娟阿姨添置一台洗衣机,为救过上百名落水群众的唐氏兄弟添置一套能保障他们生命安全的潜水设备......
诚挚地邀请您加入【善行月捐计划】,通过每个月定期的捐赠,支持建辉基金会在寻访、评审、建档、支持、评估等多个方面的行动,为《致敬行善者》项目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善有善待,好人一生平安。
项目开始时间
2019年10月
项目预算
作为最理解《致敬行善者》项目和最支持建辉基金会的捐助人,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如下服务,我们会珍惜您所捐赠的每一分钱,确保用得其所。
L1:成为月捐人您将获得:
每月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月度进展报告》,了解项目进展及筹款收支情况;有机会参加小红花公益分享会等各种线上或线下志愿者活动(不定期)
L2: 月捐20元以上且连续捐赠三个月的月捐人:享受L1+爱心回礼(致谢函+小红花+项目手册)
L3 :月捐60元以上且连续捐赠三个月的月捐人:享受L1+L2所有权益+爱心回礼(致谢函+小红花+项目手册+建辉专属鼠标垫)
L4:月捐100元以上且连续捐赠十一个月的月捐人:享受L1+L2所有权益+爱心回礼(致谢函+小红花+宣传手册+行善者感恩回馈的特别礼物:纯手工毛线编织的大红花)
注:已收到过爱心回礼的不重复邮寄。
发票说明
感谢您对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项目的关注与支持。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请需要捐赠收据的爱心用户将交易单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发至chenshuqiang@csaf.org.cn,经确认后我们会尽快开具捐赠收据。
捐赠收据为电子收据,为便于收到发票,请添加建辉客服微信jh-xiaohui或预留邮箱,感谢您的信任与理解。建议多次累计集中开取,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感谢您的信任与理解。
项目起始时间: 2020.05.27
扫描二维码, 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2025年3月项目动态#
亲爱的建辉月捐人:
您好,感谢您对建辉月捐项目的支持,您的每月捐赠有效帮助了困境中的行善者,让他们的善行得到致敬,生活得到帮助。
一、项目执行情况
截止2025年3月底,建辉基金会联合29个省(直辖市)项目合作伙伴,累计走访了1982名行善者并为其建档,累计为1535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提供生活补贴、节日慰问、长情陪伴、心愿支持等服务。纯善少年资助中655人。
二、项目故事: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尊重与理解,是鼓励与激发,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班爱花。24年来,她无时不刻在践行着这个理念,用自己的生命影响了400多个生命,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班老师是一位普通的瑶族妇女。上个世纪80年代,她曾靠知识走出了大山,千辛万苦在城里成家立业。然而,2001年的一次回乡探亲,又一次改变了她的命运。
当时,400多人的龙万村竟有几十个7至12岁的孩子辍学,当中不乏孤儿和事实孤儿,得不到基本的关爱和照顾。还有一些女孩,早早辍学,又缺少正确的引导,十三、四岁便有了下一代。
无比痛心的班老师经过一番挣扎后,决定留下来。她借用弟弟家的房子,创办了龙万爱心家园,不但免费让辍学的孩子来上课,对孤儿和特困生,还管吃管住,第一批入园的孩子就有56名。
为了维持家园的运作,班老师带着孩子们种玉米、养猪、养鸡。每到节假日她还会租上一辆“小四轮”,挨家走户收购玉米、黄豆、红薯等,批发到南宁等地销售。不得已时,只好四处借钱。
班老师的窘况,在2017年底遇上“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项目后得到了改善。除了常规的节日慰问及生活补助外,项目还多次代表捐助人为班老师提供心愿支持服务,包括修缮家园校舍、购买教学器具、改造用水设施等,大大减轻了她的压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近两年来,建辉还屡次组织捐赠人实地走访班爱花,为她带去资金、生活物资、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切实支持,同时也让她的善行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班老师经常表示建辉捐助人就是自己的娘家人,“不仅帮我解决了部分资金困难,更重要的是对我的肯定,真的让我感觉特别暖心。”
#2025年2月项目动态#
亲爱的建辉月捐人:
您好,感谢您对建辉月捐项目的支持,您的每月捐赠有效帮助了困境中的行善者,让他们的善行得到致敬,生活得到帮助。
一、项目执行情况
截止2025年2月底,建辉基金会联合29个省(直辖市)项目合作伙伴,累计走访了1974名行善者并为其建档,累计为1535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提供生活补贴、节日慰问、长情陪伴、心愿支持等服务。纯善少年资助中655人。
二、项目故事:
2019年10月13日早上8点多,40岁的防水工赵进前带着一岁多的小儿子,前往一个美术培训机构找在这里授课的妻子宋美。正当夫妻俩逗着儿子玩时,宋美突然一声惊叫——
原来,一个三岁左右的男童爬上了一间废旧仓库的房顶,一只脚已经陷进了裂开的石棉瓦槽里,正好被宋美看在眼里。
一向乐于助人的赵进前,见状立即爬上五、六米高的房顶,很快便接近男童并抱住了他。不料,孩子在他怀里拼命挣扎,还没等围观的人群反应过来,只听“咚”的一声闷响,赵进前和孩子一起从塌掉的屋顶重重跌落到地面上... ...
当人们把孩子从赵进前怀里抱出来时,发现他毫发无损,而赵进前却已经不醒人事。送医后经过8个小时的手术,赵进前总算保住了性命,但因为颅内大量出血,多发颅骨骨折,他陷入深度昏迷,成了植物人。
事后,在当地相关部门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赵进前完成了前期的救治,但后续每个月3万多元的治疗费仍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他是好人,他会醒来!”抱着这样的信念,身高一米五的宋美咬着关,白天除了在医院照顾赵进前及在培训班上课外,还带着孩子上街摆摊卖衣服。晚上回家后又开始作画,放上社交平台售卖,周末还兼职做防水、保洁工作,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万幸的是,赵进前在昏迷一年零八个月后有了轻微的意识,四个月后恢复了意识,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回应。“重生”后的赵进前以比婴儿还慢的速度重新“长大”,学习吞咽、发音、写字、站立、行走,拥抱… …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凝聚着宋美的汗水与深情。
为了支持赵进前,建辉基金会评审委员会于2023年7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为他提供节日慰问、生活补助和心愿支持等服务。
#2025年1月项目动态#
亲爱的建辉月捐人:
您好,感谢您对建辉月捐项目的支持,您的每月捐赠有效帮助了困境中的行善者,让他们的善行得到致敬,生活得到帮助。
一、项目执行情况
截止2025年1月底,建辉基金会联合26个省(直辖市)项目合作伙伴,累计走访了1974名行善者并为其建档,累计为1535名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提供生活补贴、节日慰问、长情陪伴、心愿支持等服务。纯善少年资助中655人。
二、项目故事:
2006年一个初秋的夜晚,叶党生闯入了李军、叶冬平的生活。
那天,夫妻俩照例在自己的夜市摊上忙到深夜。客人散去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走了过来,递给叶冬平一捆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又指着灶上的饭菜比划,显然是饿了。
叶冬平热心地给老人盛了一碗饭、一盘菜,老人狼吞虎咽地吃完,满足而去。
第二天,老人又来了,但这次吃完后他没走,而是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
之后几天,老人天天来,吃饱喝足,就帮忙打扫卫生。叶冬平见老人浑身泥垢,就让老人到店里洗澡,没想到随后几天,老人却突然不来了。
心中牵挂的叶冬平,和丈夫商量过后,到街上找到老人,把他领回了家。
叶冬平让女儿叫老人“哑爹”,自己和丈夫也随着叫。从此,老人就成了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哑爹”。
李军、叶冬平对“哑爹”很孝顺。叶冬平经常给“哑爹”剃胡须,帮他洗脸。“哑爹”喜欢喝饮料、吃甜食,叶冬平从不缺他的零花钱,让他随时能买。“哑爹”爱吃藕粉,她经常一囤就是一箱。“哑爹”抽烟,李军每个月都会给他买两条。“哑爹”生病了,两口子好吃好喝、轮流陪侍。
近年来,“哑爹”年纪越来越大,小毛小病也越来越多。但是,他上不了户口,办不了医保,很是不便。
2021年12月3日,哑爹从头到脚一身新衣,在李军、叶冬平的陪同下到了派出所。于是哑爹在75岁高龄时,终于拥有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和一个响亮的名字。
叶冬平一家和哑爹的故事传开后,也有人联系叶冬平,表示哑爹很像他们走失的亲人,遗憾的是,等他们一一赶来后,都发现不是。
但是,有一天一家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哑爹靠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用手势说,再有人来找他,他不愿意走。
叶冬平大声地笑他:“行,听您的!”
为了支持叶冬平,建辉基金会于2022年12月将她评定为致敬人物,为她提供长情陪伴、节日慰问和心愿支持等服务。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