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莆田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中市距离仅72海里。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全市人口340万,常驻人口290万。下设一县四区两个管委会。
优质均衡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7年以来,莆田市在全市校园创新推进“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工作,形成以“一个理念,两套资源,三个机制,四大特色”的校园阅读“莆田模式”。在“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工作中,莆田市把优质均衡放在首位,坚定推进以“全员参与、全学段推进、全时段渗透”为主要特点的“全域阅读”。
在推进“全域阅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及图书添置。我市教育局还建立了图书交流平台,让城区学校的一些图书将通过漂流的机制补充农村学校。要让学生们更方便阅读,许多学校提倡各个班级建立图书角,由班级同学们各自捐赠家里多余的图书。
但由于这些图书质量普遍不高,学生们借阅的兴趣不高。为了给孩子们配置身边的优质图书,让孩子们课间、午间、课外时间能更好阅读,莆田市部分小学开始自发携手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落地“班班有个图书角”乡村儿童阅读助学项目。
截止2021年5月,莆田市已建设“班班有个图书角”2404个。
莆田各区截至2021年5月“班班有个图书角”建设情况
【项目介绍】
【最低执行金额】
单个图书角,即2000元
【剩余善款处理方法】
用于乡村小学图书角建设
【执行计划】
为莆田市的孩子长期筹款,下设子计划,金额满足建设学校教学班级数量后开始执行
【关于我们】
2015年担当者行动荣获“年度阅读推广机构”和“华文领读者大奖.阅读项目奖”;
连续三年位列“中国民间公益组织透明度和公信力排行榜(GTI)TOP10
2017年担当者行动荣获“4A级社会组织”称号;
2018年3月获得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基金会;
2018年4月“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入选中国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
2019年5月、2020年8月连续被美好社会咨询社(ABC)评为“美好公益领先机构”;
2020年7月,被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评为“生态共建.千里马机构”;
2020年9月,被中共醴陵市委、醴陵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特别贡献奖”;
2020年9月,「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获中国福建省第三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一等奖;
2021年4月,「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获得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中国互联网公益年度案例推荐-活力慈善奖”;
2021年10月,担当者行动作为提名候选机构入围有“童书界诺奖”之称的2022年度林格伦纪念奖。
【捐赠发票开具】
担当者行动将为您开具电子捐赠票据服务,需要电子捐赠票据服务的爱心网友可通过以下方式申请开票:
将以下信息(捐赠人姓名、开票抬头、开票金额、捐赠单号、电话、邮箱、捐赠截图)发至邮箱jlp@dandang.org,我们将在30日内将电子票据以短信和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您。
基于人工成本、邮寄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我们仅为单笔捐赠满200元或一个自然年内累计金额满200元且有抵税需求的捐赠人提供电子捐赠票据服务,建议多次捐赠累积集中开具捐赠发票,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如有其它问题,请拨打热线0592-2101910(周一至周五9:30-12:00,14:30-17:30)
*图片均已授权
结项进展
2020年,担当者行动与莆田市教育局合作推进莆田乡村小学的阅读教育发展,号召社会公众关注乡村孩子的阅读现状,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截止2023年2月13日,班班有个图书角-莆田项目在帮帮公益平台共计筹款2,051,190.92元,以市为整体对各个区进行资金调配使用,共计在莆田市乡村地区落地了千余个班级图书角,各学校确认项目投放完成,将资金全部使用完毕。此项目做结项处理。
今年8月起,100位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不同身份背景的公益捐赠人集结在一起,受腾讯公益与恩派公益之邀,担任互联网公益史上首批“公益真探”。他们当中包括了媒体、研究人员、互联网从业人员、艺术家等不同身份,带着透明公益的监督目标,分别奔赴全国56个城市的100个公益项目地,力求以客观、中立的视角记录真实的公益进展,实地考察公益项目的执行成效。 担当者行动有幸成为了这100个公益项目的其中一个。
文字|卢恺雯
摄影|雷聪颖
第一章:钥匙和桥梁
八月底的厦门,阳光仍带着盛夏的热烈,毫不吝啬的撒向大地。路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有两个人走在树荫下,踩着影子,拉着行李箱,来到了担当者行动的办公室。
“我是公益真探的小萍。”小萍笑着,“这是我的同伴小红。”
“我是燕子,这是小地雷,这是小帽子。”担当者行动的燕子向真探介绍此次同行的三个伙伴,“我们是这次探访的小分队成员。”
简单的寒暄,真探之旅五人小分队正式成立。
担当者的大会议室里,透明的落地玻璃墙窗明几净,窗外是厦门的车水马龙和道路的郁郁葱葱。小分队在这希望的包裹下,慢慢互相了解着,走近着。
“为了明天更好地和孩子们进行绘本故事互动,下午需要给你俩简单‘培训’一下。”
燕子告诉两位真探伙伴,给孩子讲故事是担当者小伙伴的必备技能,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如何讲的有趣,如何成为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和钥匙,成为我们的语言密码,都需要下心思与功夫。
听伙伴讲绘本从来都是最吸引人的事情,我们可以瞬间从“大人”的身份里脱离出来,变成瞪着大眼睛乖乖听故事的小朋友,充满色彩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走向,小分队的心情随着故事起起伏伏,就好似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
“从来不知道图画书还能这样讲。”小萍还沉浸在故事中,“我们都听的入迷,小朋友们肯定喜欢!”
“是啊!”小红也有同感,“我总会下意识地去想这本书要教给我们什么道理,小朋友看了对他们有没有帮助,却忽视了故事书的本质:只是讲故事,其他的交给孩子们就好,孩子们喜欢就多读两遍,不喜欢就去看别的书,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图画书不止成了联结大人和孩子的桥梁,也成了打开真探小分队心门的钥匙,带着这把钥匙,真探们跨越一座座桥梁,准备前往——莆田市。
担当者的阅读项目覆盖了全国五百多个县域,而离厦门总部很近的莆田市,因其项目情况的特殊性、老师们执行的积极性等等因素,成为了我们这次探访的首选区域。
从厦门到莆田的动车要一个小时,窗外飞速倒退的光景告诉我们,我们离乡村、离老师、离孩子们,越来越近了。
到达莆田已是夜里。“霞霞老师和小翁老师已经在酒店等着我们了。”燕子说,“她们知道我们来了,迫不及待地一定要见我们一面,还准备了些水果做夜宵。”
两位老师都是莆田市的教师,也是担当者行动的忠实支持者,但并不是“无脑狂热”,她们会区分担当者的完美与不完美,然后一起让它变得更好。
▲右一为小翁老师,中间为霞霞老师
两个老师性格截然不同:霞霞老师外向热情雷厉风行,看到好的学习资源一定会尽力争取并大力推行,小翁老师则会细细琢磨认真落实,比起霞霞老师的豪放更多了几分娴静。
莆田在人们眼中和“贫困”两字距离十万八千里,殊不知这里的教育资源仍显匮乏,尤其是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我们围桌而坐,聊阅读,聊教育,聊老师和孩子的成长,直至深夜。
第二章:小岛上的陌生人
螃蟹举起钳子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它的身后,是一艘满载的船。黑色的烟囱噗噗的吐着热气,靠近港口时突然戛然而止,整艘船靠着惯性飘至石阶旁,直到完全停下。
到达莆田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人乘船前往南日岛上的学校。我们七人虽都生活在沿海,却也同时发出赞叹,被这份海岛独有的美打动。正值暑假,少了喧闹声的小岛更加宁静,中午时分,除了盘旋的海鸟,所有的一切都像是静止的。
学校的刘老师已经在校门口等着,看到车子临近有点儿腼腆地笑笑,用力拉开了这扇扛着上百个孩子人生的大门。
担当者十几年一直行走在乡村,与无数的乡村儿童心灵碰撞,与无数的乡村老师建立连结。可每当我们看到乡村老师真诚的笑容时,心底最纯真的感动总会喷薄而出。
进入教室,整齐的桌椅和盒装的粉笔瞬间将我们拉回了小时候。教室后面摆着“班班有个图书角”,书架上的图书有的早已被翻得卷了页,有的书已不知去向。刘老师急忙将稍新的书放到前面,盖住那些翻卷的痕迹。
燕子笑着将一本书拿在手中,“书破旧了说明孩子们喜欢看,看得多,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小红问道:“学校的教学任务很重,老师们的负担和压力也很大,再做阅读的话会不会觉得太难,或者没有时间?”
确实,乡村学校的师资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老师们不是身兼数职就是身兼数班,日常的课业非常繁重。很多老师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拿不出精力做别的事情。
刘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实这也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只有老师的观念重视了,才能带动学生和家长。让农村孩子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很高兴。”
很高兴,这是最简单的情感表达。孩子们看书很高兴,老师们看到孩子们看书也高兴。
当我们离开学校,刘老师站在校门口冲我们挥手,身上的蓝色衬衫已然湿透,就像他对孩子的爱,对读书的爱,诚恳又真实。
“我们很幸运!”回来路上霞霞老师开心地笑着,“明早可以跟船去到罗盘岛。”
罗盘岛是南日岛附近的小海岛,上面只有一所小学,整个小岛可以用脚步丈量。因为风浪的阴晴不定,很多人几乎都没有去过罗盘岛。
虽和南日岛离得不远,但罗盘岛上的气候却有些不同。时有时无的日照,港口沿岸的黄色小花,礁石顶上伸出枝芽的仙人掌,安静啃草的黑色小山羊……
一切都美好得不真实。
“这个岛上的学校只有两位老师和十几个孩子。”霞霞老师说道,“这两位老师在岛上坚守了二十多年,我们都非常敬佩。”
“二十多年?!”小萍和小红惊讶得异口同声。
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坚守二十几年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自己也只在世上存在了二十几年而已。
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听见我们的嘈杂脚步声,他们都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明显是被我们这群“陌生人”拘束到了。
但你可以相信我们,因为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孩子们放下了心里的戒备,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暑假、他们的日常、他们喜欢看的书。
“我每天都会去海里游泳。”一位皮肤黝黑的男孩说,“还会去抓螃蟹挖蛤蜊!如果你们想去,我可以带你们去。”
“我也可以带你们去!”一旁的女生猛地举起手,“还有芭乐,你们想吃吗?”
“我可以爬树给你们摘,”黝黑的男孩不服输的喊道,“我知道什么样的最好吃!”
孩子的爱和信任就是这么简单和珍贵,一旦他接受了你,就会把最好的一股脑儿的塞给你,塞满了你的心。
而学校仅有的两位老师——校长和妻子,就默默地站在教室外面,脸上带着笑地看着这一切。
“我好像知道他们是怎么坚守下来的了,”小帽子突然说,“他们的眼神里就有答案。”
“岛上很多孩子的父母其实都是半文盲。”聊天时老师讲到,“我们给到的一个心灵的力量,他们是很感恩的。”
“因为交通不方便,尤其大风天气时轮渡是停止出入海的,有的孩子一周甚至一个月都没法见到父母,到了初中都还一直是留守儿童。”
“我有一个好奇的点。”小地雷问,“你对孩子们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我真的希望他们将来成为善良的人、快乐的人。”老师说着说着不自觉地扬起嘴角,眼睛里慢慢升起了光,“上次图书角送到学校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们说了高尔基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所以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要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可以为别人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人,你就会很幸福。”
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那么久的坚守,结果答案只是简单的“温暖”和“快乐”。
或许是我们泪点太低,或许是老师的回答太过诚挚,出乎意料却又意料之中的话语直直击中了我们的心,眼眶温度就是我们内心的温度,眼角的湿润就是我们的不虚此行。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更喜欢在罗盘岛上学。”小红说,“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教育理念,甚至比一二线城市的学校都要先进。不论是对孩子的纯真的爱还是对孩子个体的尊重,都让我很想去那里学习。”
其实我们想的,不是向真探们展示我们的项目多么优秀,执行得多么好,而是想让她们看到老师们的行动,看到生命影响生命的力量,看到我们一定要继续为乡村孩子、乡村老师送去阅读力量的坚定信心。
而真探们也抱着同样的心。她们此行并没有很高的目的性,她们想体验公益人的生活,也想看到一线乡村教师的行与思,更想和乡村的孩子们产生联结。
“将来哪怕你成为一棵树一朵花,或者一株草,你也要给这个社会多带来一点儿爱,和光。”
第三章:鼓浪屿上的夏夜晚风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登上日光岩遥望
只见云海茫茫…… ”
告别了霞霞老师和小翁老师,我们五人又踏上了前往鼓浪屿的路途。鼓浪屿上有一位担当者的资深志愿者,一直非常关注担当者行动,还和我们一起去云南参与过“班班有个图书角”的建设。
“这位志愿者在鼓浪屿上开了一家民宿。”燕子介绍,“之前去住的时候怎样都不肯收我们的钱,最后我说‘不要钱我们就不去了’,她才稍稍妥协,只收我们一个公益价。”
“大家真的很热情!”小萍说道,“最开始我都不适应,霞霞老师和小翁老师的热情款待,岛上老师校长们的好客和真实,真的让我很受宠若惊。”
“是啊。”小红认同地点点头,“感觉他们真的是很真诚地对待我们,而在外面的世界,我们是需要真诚以外的外壳来保护自己的。”
燕子笑着说,“这可能也是担当者一个无形的特点。比如我们在出差时会下意识地选择更优惠的酒店。选择能省则省的交通方式,参与公益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并不会觉得我们是来给予你、施舍你的,就会高人一等。”
用真诚待人,也会换来别人的真诚以待。
到了民宿已是晚上十点。整个民宿共三四层的样子,院子里摆了几张桌椅,还有精心打理的小鱼池,不明不暗的灯光刚刚好,温良的月光也刚刚好。办理入住后,梁川已经坐在桌前为我们备好了茶和茶点。
“我叫梁川。”她笑笑,“欢迎你们。”
梁川和担当者的缘分不浅,她很早便通过担当者的创始人张同庆老师知道了担当者行动,后来便成为了担当者行动的一名志愿者。
“那次我们一起去云南建角遭遇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燕子笑笑,“她跟着我们出了很多力,真的累坏了。”
“那次建角可太累了!”梁川像是突然打开了话匣子,“那么多的图书需要整理,一个礼拜几乎都是凌晨之后才能休息,第二天又是满满当当的行程。”
每一次的“班班有个图书角”建设都是一个挑战,乡村崎岖的道路,不方便的物流,老师们有时的不理解和漠视,都在无形中增加着难度。即使大家在每晚的复盘会上会有牢骚,可第二天每个人仍是精神焕发地站在每一位乡村老师和孩子面前,心中的热诚永不会变。
茶喝了一盏又一盏,大家的兴致丝毫没有减少,梁川的女儿就在我们旁边玩迷宫,玩够了就跑到楼上看动画片。
“她之前并不是能很快读懂文字的类型。”说起女儿时,梁川眼睛里的豪爽变成了温柔,“但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我们慢慢来。我就给她读书读绘本,后来突然就发现她都能看懂了,都能理解了。”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吧,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把节奏放慢,不需要着急,每个孩子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说来也奇妙,担当者十几年来与各种各样的人产生着联结,这种联结,在孩子的身上又继续传递了下去。
最终章:在岛上,在书中
探访眼看就要结束,不舍的告别终于到来。
从鼓浪屿坐船回厦门岛内时,恍然发现这几天竟过得如此之快,快到一眨眼的功夫,好像什么也没做就到了现在;可又觉得这几天过得很慢,慢到每一次的感动都在胸膛存着余韵,那些坚守的老师,那些孩子的笑脸,似乎就发生在刚才。
可能是内心的情感太过复杂,大家都坐在座位上盯着海面发呆。
“这就要结束了。”小萍感叹,“真快。”
“下次欢迎你来做志愿者啊!”小地雷邀请,“来一起去建设图书角!”
“好啊!”一旁的小红抢答,“我也想参与。”
小地雷用力点点头:“没问题!”
与其说是特意回到办公室复盘整个访探过程,不如说是几个人兴奋地交流所见所想。疫情的大环境让每一次的遇见都变得格外珍贵。
“班班有个图书角的这种无距离看书真的很打动我。”小红抿了抿嘴,“孩子们可以随手取书来看这一点真的很好。”
“我们本来会害怕如果孩子们看了书里太多外面世界的美好,结果对自己的故乡自信或者不喜欢自己的故乡,但是我们会看到咱们图书角里的书是有适配性的,我们的书对乡村的文化和环境是有适配性的,我觉得这可以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乡村有自信,哪怕之后他们去到了外面的城市生活,或者继续留在自己的故乡,这都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可以自自由的选择,而不是觉得故乡不好,外面的世界才是好的,才是精彩的。”
这也是我们希望的,我们希望孩子们不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对养育自己的故土都是自信的,是热爱的,如果故乡不够好,我就努力将它变好,如果故乡已经很好,那就让它变得更好。
“我觉得这一次的腾讯公益真探特别好。”燕子说,“不光是真探带着疑问来寻找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也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过程。而且平时我们也无法拿出四天的时间全身心只做探访这一件事,在建设班班有个图书角的过程中,能有半个小时坐下来和老师们聊聊天就很难得了。”
“而且从你们的视角中我们也会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我们特别希望你们看到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继续深入和优化,才会更好地为乡村教师和孩子们服务,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
“我最大的印象是,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群众,经过这几天之后我会觉得这是个好项目,我会捐钱。”小红坚定地点着头,“而且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项目。”
“马上到来的99公益日,我们两个会为担当者捐钱,”小萍看了小红一眼笑道,“我们对项目是认可的。”
在前10期橡果书院初级认证课程的学习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学习者积极参与并给出了各式的反馈。知识的魅力是无限的,吸引着有志的伙伴不断地去追寻与汲取。于是,在众多的反馈意见中,对中级课程的期待也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经过审慎的考量与精细的研磨,橡果书院终于在今年推出了“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认证课程”。
如果说初级认证课程侧重的是儿童阅读剖析与理论学习,中级课程则是理论深化与教学实践并置而行的多维度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
自7月1日报名开始至7月15日报名截止,共有3000多人次报名,6门课程均收到来自各个地域小学教师多达上百人次的报名申请。课程的进阶同样吸引了许多来自幼儿园、中学、绘本馆、图书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师们的积极咨询与报名。为了保证高品质的课堂质量与教学实践,本次中级课程优先面向一线全职小学教师,只能暂时遗憾地错过与其他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及阅读爱好者共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橡果书院不仅具有温暖的阅读与教育情怀,更是致力于挖掘在教育领域深耕的生命关怀者与阅读成长者,愿为大家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播撒爱的种子。经过严格的审查与筛选,2022年橡果书院中级认证课程的录取名单已出。八月兰香幽清,期待与2376位老师的云上相会。
来自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前沁逸夫小学的刘雅婷老师分享自己报名学习中级的理由:
“我一直认为,语文最重要的是阅读,朗读和写作,读和写是语文的命脉。可在农村学校里,孩子们的 读和写又偏偏是我最头痛的问题。三年的教师生涯中,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总是因为不得要领而无所精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来自学生,另一方面更是教师的问题。所以,我希望通过中级课程的学习,让自己成长,再把我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