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是"温暖2021:厦门优秀图书馆推选季"的子项目,用于募集购买优质图书的资金。
拟购买书单:深圳爱阅公益的爱阅100童书(2019版与2020版)
2020年度“爱阅童书100”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以及10本教师用书,为学校、社区、公益组织、家庭提供高品质图书的专业选择。
2019年度“爱阅童书100”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以及10本教师用书,为学校、社区、公益组织、家庭提供高品质图书的专业选择。
希望伙伴们多多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温暖的图书馆故事,加入进来,让更多的生命更美好!
“通过小志愿者们带动,让小读者们成为图书馆的主人,互相成长,共同进步。”
嘈杂的小巷子、密密的牵手楼、各色的小店铺……在其间穿行了许久,记者才找到了窗明几净的纯阅读后埔公益图书馆(简称“后埔图书馆”)。该图书馆位于厦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湖里区后埔社378号,是一家公益的民办机构,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书籍借阅、成长课堂学习以及各种形式丰富的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走进后埔图书馆,记者一眼就看出这里的不同之处——每本书的书脊中间,都贴着一张彩色的纸,相同颜色的书籍则被归类在一起。
“目前馆内藏书五千余册,书籍都贴有5种颜色的标识,也就是被分成了5类。其中,黄色的是漫画书,蓝色的是文学书,紫色的是科普书,绿色的是工具书,橙色的是绘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编号对书籍进行细分,既方便整理、归类,也方便小读者找书、借阅。”后埔图书馆的小志愿者叶同学为记者做向导。馆内主要分中小学生阅读区、低龄儿童绘本阅读区、多功能教室等几个区域,图书管理和借阅有专门的软件系统,非常便利快捷。
活跃在图书馆里的小志愿者有好几位,他们在馆长陈雪飞的指导下分担着不同的工作。训练有素的小志愿者们是后埔图书馆的亮点之一,充分发挥出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他们的协助下,馆里的秩序有条不紊。
2019年9月24日,后埔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不再游荡于狭窄的小巷,不再奔跑打闹在拥挤的人流中,不再因为父母上夜班而独自留在出租屋内,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里孩子选择在图书馆里写作业、看书。随着小志愿者系统的建立,一些孩子纷纷加入进来,共同成为图书馆的小主人,把这里打造成为学习交流、互帮互助的精神乐园。
当年10月份,图书馆举办了第一期小志愿者培训班,至今已经举办了六期。其中,有的小志愿者一直坚持到现在,有的甚至每天都会来图书馆,孩子们都非常珍惜在这里读书、学习的机会,都非常珍视这份参与管理的责任。小志愿者们就像一面旗帜,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了他们的自律,看到了他们为大家服务的热情,一些调皮的孩子逐渐也变得安静起来,认真读书和做作业,家长们看到这些改变,都喜上心头。
为吸引更多的小读者参与进来,馆内还设计了小志愿者服务积分系统,小志愿者每认真为读者服务20分钟,就可以得到一积分;累积两积分,就可以兑换一本小笔记本;得到的积分越多,可以兑换的奖品也越“大”。这些物品全是爱心人士无偿捐赠的,正好用来激励小读者们。
难能可贵的是后埔图书馆不只是提供书籍借阅,还为孩子们发挥特长提供了展示平台。馆内每周六晚上会放映孩子们喜欢的电影,为了让看电影更有仪式感,小志愿者们变废为宝,用过的不干胶废纸片就成了孩子们设计电影票的材料。别看这些电影票小,除了画,还要过塑,剪去尖角等,工作量也很大。这些工作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耐心、自信与合作精神等。从第一张电影票《哪吒之魔童降世》诞生至今,小志愿者们已经为37场电影绘制了电影票,每一张都是他们成长的足迹。
馆内空白的墙壁上挂了很多小读者们的画,这些都是图书馆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而想出的好办法。孩子们把自己的读后感画成画、把喜欢的插画配上自己的语言画出来,让读书变得更有趣味和有意义。
后埔图书馆每个周末都开办成长课堂,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珠心算、绘本课、防范儿童性侵害等多个领域的课程,以及各类有益于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课外生活、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欢!
纯阅读后埔公益图书馆还在不断完善和成长中,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一起努力为城中村的孩子打造快乐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尽享灿烂阳光、鸟语花香,感受厦门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温情和温暖!
原创 万家计划 万家图书馆计划 2024年07月01日 11:10 福建
2024年6月23日至27日,第一期「全国阅读与图书馆发展网络省域召集人成长营」在厦门圆满举办,来自全国九个省的十二名省域阅读与图书馆议题召集人参与了此次成长营,共话区域议题发展,共建书香中国。 自2022年,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与北京⼤学⺠间图书馆课题组、爱阅公益基⾦会、⼼和公益基⾦会联合发起全国⾸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以来,已持续推动全国阅读与图书馆行动网络搭建。至今,已推动宁夏、安徽、陕西、甘肃、福建、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等地区的13场省域阅读推广研讨会,并促成各地阅读联盟、阅读推广平台、资源中心、专项基金及核心行动组等枢纽组织的成立和运营。 如今,我们愈发感到在区域议题生态推动的过程中,卓越领导者的重要性。因此,发起举办了此次「全国阅读与图书馆发展网络省域召集人成长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起建设一个更好的书香中国。 公益伙伴见面会 23日晚,各地伙伴们陆续抵达厦门,共赴公益伙伴见面会。彼此或陌生,或熟悉的伙伴们自我介绍,并讲述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正是这些经历将我们串联起来,促成了今日的相聚。 紧接着,伙伴们书写了此次成长营的目标,分为「学习」和「解决」两个板块:学习网络共建模式、各地阅读推广的成功经验;清晰行动网络的组织架构和底层逻辑、找到可持续的生存之道……此外,伙伴们还期待认识和了解各地伙伴,坚定阅读推动的信心。 (伙伴们围坐进行自我介绍) 感知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 天南海北赴约,伙伴们都带来了想要分享的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在「伙伴阅读产品推介会」上,各省召集人介绍了他们在当地开展的阅读项目:图书教室、种子教师培育、家校社联动、城市书房和各类公益图书馆、故事妈妈、儿童早期发展……这些案例为伙伴们打开了视野,也无形中建立起了各省召集人之间的资源宝库,将为后续的协作融合打下基础。 在分享过程中,阅读的功利化、产品化、规模化等话题引起了现场热烈的讨论。安徽地区召集人孙照保提出的,阅读产品应该「搭载已有项目,叠加优势资源,融合在地力量」的论述,更是引发了大家对未来如何激发阅读产品新活力的思考与展望。 (孙照保分享「童梦营造社」项目成果) 在听完各地伙伴的分享后,担当者行动筹资主管陈文翔和满天星公益行业支持项目经理张高原,各自分享了所在机构的实践与思考。他们的分享展现了机构在阅读领域丰厚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呈现了优质阅读产品的样貌,也让各省伙伴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左:陈文翔;右:张高原) 在「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环节,我们还惊喜地邀请到心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伍松老师在线上全程参与。在陕西地区召集人李薇的主持下,伍松老师与丁勇(万家计划发起人)、晏巾杰(云南地区召集人)、孙照保、张高原、陈文翔展开了一场关于阅读产品的圆桌对话。 对话嘉宾们认为,对于公益组织而言,阅读产品应该尽量简单、高效,而不宜过分复杂、高成本,硬件产品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只有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嘉宾们开展阅读产品主题圆桌对话) 共话区域公益生态发展 自2023年,各省启动阅读与图书馆网络搭建以来,许多地区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省域议题生态推动之路。 在这个环节,自2023年开始推动区域生态的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及2024年启动的后起之秀云南地区的召集人,分别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从区域阅读推广研讨会起步,到真正搭建起能够持续运转的区域行动网络,这期间该如何行动,又会遇见哪些挑战,他们的分享为其他伙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建设区域生态的过程中,美好的愿景、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关键人物、踏实的行动、对外部环境的敏感觉察和响应,缺一不可。 (甘肃地区召集人李国栋分享甘肃经验) 图书馆与阅读网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请到了两位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先行者: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郑壹零、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刘安娟。 他们分别以《浙江慈善公益生态的发展与思考》《多主体共建福建公益好生态》为题,分享了他们在多年推动所在区域生态过程中的见解。其中,郑壹零老师提出的无我、共赢的生态建设思维,刘安娟老师提及的「3+2+2福建公益模式」,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郑壹零;右:刘安娟) 圆桌对话环节由甘肃地区召集人李国栋主持,郑壹零、刘安娟、丁勇作为嘉宾参与。他们所实践的三种不同的生态建设方式,其背后共通的精神内核,即融合、公心,引起了在场参与者的思考。 (开展关于区域生态建设的圆桌对话) 共学行动网络理论 行动需要理论的支撑。此次成长营的负责人周珏进行了《行动网络变革理论》的分享,对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何为行动网络、行动网络的五种变革理论、网络该怎么做,及如何判断网络的成功。 行动网络的变革理论包含:项目(创造新的项目)、引发变化因素(产品规模化)、政策、共同学习、系统协同五种。因此,郑壹零和刘安娟分别从产品规模化和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带来分享。 郑壹零分享了《公益小天使的规模化经验》,其中体现出的找准产品切入口、积极联动各方力量的思维引发了伙伴们的共鸣。刘安娟则对比了鹏辰中心执行的两类学习共同体项目:项目运作型和生态建设型,她提出,不同议题的学习共同体经验是可以迁移的,希望不断为行业输出相关案例和支持型产品。 (嘉宾分享的部分内容) 分享结束后,参会者们在两位嘉宾的带领下,以世界咖啡的形式,针对「如何通过阅读产品/学习共同体建设区域阅读和图书馆发展网络」的话题展开讨论。 其中,「阅读产品」组在郑壹零老师的协助下,理清了各省品牌化阅读推广的思路,为未来行动明晰了方向;「学习共同体」组在刘安娟老师的引导下,从伙伴提出的具体案例出发,梳理了运营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方式、资源和具体行动。 (参会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省域网络目标与计划 经过对阅读产品、区域生态建设等主题的分享、共创,参与者们对省域网络的未来目标更加明确。25日下午,在满天星公益行业支持项目经理张高原的带领下,大家学习了《目标计划工作单》这一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逐步拆解、细化了未来的目标和计划。 伙伴们将宏大的愿景拆分为具体、可行的目标,并一步步明朗了实现目标所需要克服的困难及具体步骤:9月30日前,组建所在省域的五人核心团队;举办第一届阅读推广研讨会,参与者达到150人;建立乡村和社区的阅读推广示范点…… 大家大声说出自己的「自我肯定宣言」:“我全力以赴!”“我是好的管理者!”“我成功开了大会!”最后,伙伴们围坐传阅各自的工作单,为彼此的目标和计划提出建议。 (伙伴们认真填写、传阅《目标计划工作单》) 自我觉察:「三圈五力」模型 晚上,万家计划发起人丁勇带领伙伴们学习了「三圈模型」:公益组织在制定战略时,应当综合考虑其使命、能力和社会需求,并不断扩大能力,使三圈的重合度提高。 而「五力」,则是此次成长营的发起方团队在设计项目时搭建的各省议题召集人能力模型:愿力(定力)是基础,打0-10分;洞察力、沟通力、行动力、统筹力是实务能力,打0-5分。 愿力(定力)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愿力,其他的都是零。有了愿力,就开始洞察,但还要加上行动力才能够实现知行合一;而愿力又会生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又叫沟通力。行动是个人的,沟通则形成团队,如何协调,则需要统筹力,以真正达成成就。 各板块的能力分数相乘,满分6250分,伙伴们打出的分数有高有低,从4000分到800分不等。在座的所有人针对分数,也针对这几天的观察和感受,对彼此进行了坦诚而关切的互相评价。 (丁勇现场绘制的三圈、五力模型) 全国领导力社群计划 在明确了各省和个人的规划后,全国网络的计划应运而生——我们该如何彼此支持,联合协作,创建一个全国性的社群呢? 首先,伙伴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社群是很有必要的。接着,大家开展了数轮头脑风暴,分别讨论「我们期待从社群里获得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投票、归纳后,得出了线上话题聚会、共创产品(各地走访串门)、共学(案例、工具分享)和宣传矩阵四大行动方向,并确定了对应的组长和组员。 这些行动将由发起方持续跟进,期待在日后为伙伴们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首期线上话题聚会将于7月21日晚9点到10点进行,由云南的伙伴负责,敬请期待! (头脑风暴的成果) 参访港头公益图书馆 26日下午,由港头图书馆馆长带队,伙伴们走进成长营会场所在的港头村,了解港头萤火虫公益图书馆由一座图书馆,激活一座村庄的故事。将自家的房子改建为公益图书馆,以此为起点,法警颜钰棚给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故事给了伙伴们新的启发和思考,也为未来打造阅读推广示范点、探索「阅读+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参访港头公益图书馆) 参访高殿公益图书馆 高殿公益图书馆位于厦门岛内最大的城中村,是城中村公益图书馆的示范馆。丁勇首先带领伙伴们走进了这座城中村,感受真实、迫切的社会问题。 (伙伴们在参访途中拍摄的照片) 城中村游学结束后,伙伴们回到图书馆。由厦门市湖里区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执行长张小海介绍「城中村里的图书馆」项目,大家对阅读推广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一家活的、好的图书馆的样子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张小海介绍项目发展历程) 参访赤岭、康美公益图书馆 27日一早,伙伴们从厦门港头村出发,前往泉州南安市康美镇,参访由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创建和运营的赤岭、康美两家公益图书馆。 霞舒公益执行长苏佳斌带着伙伴们分别走访了图书馆,并介绍了机构在图书馆运营、社区和学校阅读推广、传播与筹资方面的心得。 (由苏佳斌带领,参访赤岭、康美公益图书馆) 伙伴寄语 期待这次成长营成为新的起点,为伙伴们未来在各省推动图书馆与阅读发展网络提供方法,提升信心。我们,全国再见! (滑动查看参与者们的体验和想法) 感谢阅读 文:周珏 图:耿海洋、参会伙伴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月捐,成为孩子们的阅读点灯人!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简称“万家计划”),于2019年10月,由“鸟巢阅读计划”(厦门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与厦门躬行志愿者发展促进中心等公益伙伴联合发起。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致力于推动与助力中国公益图书馆行业更好地发展,并尽我们最大的所能,去支持与帮助更多在地的社会力量,在更多的文化教育资源匮乏的城中村或乡村等城乡社区,去激活、创建更多的公益图书馆。 因此,我们于2020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新的公益机构: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简称“福建鸟巢”),正式启动“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 鸟巢计划愿意为公益伙伴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陪伴辅导、能力建设、资金资源等方面支持,并正在与更多的公益伙伴一起,逐步创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公益图书馆行业交流与成长支持体系,希望能助力更多的公益图书馆,成为其所在社区中综合性的文化、教育与社区发展公共空间,以此,来助力中国更多的城乡社区能发生更美好的改变。 愿景: 让每个生命,都能活得更自由、幸福而有尊严! 目标: 让全天下,每一个孩子、老人身边, 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
原创 万家计划 万家图书馆计划 2024年07月01日 11:10 福建
2024年6月23日至27日,第一期「全国阅读与图书馆发展网络省域召集人成长营」在厦门圆满举办,来自全国九个省的十二名省域阅读与图书馆议题召集人参与了此次成长营,共话区域议题发展,共建书香中国。 自2022年,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与北京⼤学⺠间图书馆课题组、爱阅公益基⾦会、⼼和公益基⾦会联合发起全国⾸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以来,已持续推动全国阅读与图书馆行动网络搭建。至今,已推动宁夏、安徽、陕西、甘肃、福建、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等地区的13场省域阅读推广研讨会,并促成各地阅读联盟、阅读推广平台、资源中心、专项基金及核心行动组等枢纽组织的成立和运营。 如今,我们愈发感到在区域议题生态推动的过程中,卓越领导者的重要性。因此,发起举办了此次「全国阅读与图书馆发展网络省域召集人成长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一起建设一个更好的书香中国。 公益伙伴见面会 23日晚,各地伙伴们陆续抵达厦门,共赴公益伙伴见面会。彼此或陌生,或熟悉的伙伴们自我介绍,并讲述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正是这些经历将我们串联起来,促成了今日的相聚。 紧接着,伙伴们书写了此次成长营的目标,分为「学习」和「解决」两个板块:学习网络共建模式、各地阅读推广的成功经验;清晰行动网络的组织架构和底层逻辑、找到可持续的生存之道……此外,伙伴们还期待认识和了解各地伙伴,坚定阅读推动的信心。 (伙伴们围坐进行自我介绍) 感知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 天南海北赴约,伙伴们都带来了想要分享的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在「伙伴阅读产品推介会」上,各省召集人介绍了他们在当地开展的阅读项目:图书教室、种子教师培育、家校社联动、城市书房和各类公益图书馆、故事妈妈、儿童早期发展……这些案例为伙伴们打开了视野,也无形中建立起了各省召集人之间的资源宝库,将为后续的协作融合打下基础。 在分享过程中,阅读的功利化、产品化、规模化等话题引起了现场热烈的讨论。安徽地区召集人孙照保提出的,阅读产品应该「搭载已有项目,叠加优势资源,融合在地力量」的论述,更是引发了大家对未来如何激发阅读产品新活力的思考与展望。 (孙照保分享「童梦营造社」项目成果) 在听完各地伙伴的分享后,担当者行动筹资主管陈文翔和满天星公益行业支持项目经理张高原,各自分享了所在机构的实践与思考。他们的分享展现了机构在阅读领域丰厚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呈现了优质阅读产品的样貌,也让各省伙伴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左:陈文翔;右:张高原) 在「阅读领域行动与产品」环节,我们还惊喜地邀请到心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资深儿童阅读推广人伍松老师在线上全程参与。在陕西地区召集人李薇的主持下,伍松老师与丁勇(万家计划发起人)、晏巾杰(云南地区召集人)、孙照保、张高原、陈文翔展开了一场关于阅读产品的圆桌对话。 对话嘉宾们认为,对于公益组织而言,阅读产品应该尽量简单、高效,而不宜过分复杂、高成本,硬件产品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只有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嘉宾们开展阅读产品主题圆桌对话) 共话区域公益生态发展 自2023年,各省启动阅读与图书馆网络搭建以来,许多地区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省域议题生态推动之路。 在这个环节,自2023年开始推动区域生态的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及2024年启动的后起之秀云南地区的召集人,分别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从区域阅读推广研讨会起步,到真正搭建起能够持续运转的区域行动网络,这期间该如何行动,又会遇见哪些挑战,他们的分享为其他伙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建设区域生态的过程中,美好的愿景、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关键人物、踏实的行动、对外部环境的敏感觉察和响应,缺一不可。 (甘肃地区召集人李国栋分享甘肃经验) 图书馆与阅读网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请到了两位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先行者: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郑壹零、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刘安娟。 他们分别以《浙江慈善公益生态的发展与思考》《多主体共建福建公益好生态》为题,分享了他们在多年推动所在区域生态过程中的见解。其中,郑壹零老师提出的无我、共赢的生态建设思维,刘安娟老师提及的「3+2+2福建公益模式」,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郑壹零;右:刘安娟) 圆桌对话环节由甘肃地区召集人李国栋主持,郑壹零、刘安娟、丁勇作为嘉宾参与。他们所实践的三种不同的生态建设方式,其背后共通的精神内核,即融合、公心,引起了在场参与者的思考。 (开展关于区域生态建设的圆桌对话) 共学行动网络理论 行动需要理论的支撑。此次成长营的负责人周珏进行了《行动网络变革理论》的分享,对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何为行动网络、行动网络的五种变革理论、网络该怎么做,及如何判断网络的成功。 行动网络的变革理论包含:项目(创造新的项目)、引发变化因素(产品规模化)、政策、共同学习、系统协同五种。因此,郑壹零和刘安娟分别从产品规模化和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带来分享。 郑壹零分享了《公益小天使的规模化经验》,其中体现出的找准产品切入口、积极联动各方力量的思维引发了伙伴们的共鸣。刘安娟则对比了鹏辰中心执行的两类学习共同体项目:项目运作型和生态建设型,她提出,不同议题的学习共同体经验是可以迁移的,希望不断为行业输出相关案例和支持型产品。 (嘉宾分享的部分内容) 分享结束后,参会者们在两位嘉宾的带领下,以世界咖啡的形式,针对「如何通过阅读产品/学习共同体建设区域阅读和图书馆发展网络」的话题展开讨论。 其中,「阅读产品」组在郑壹零老师的协助下,理清了各省品牌化阅读推广的思路,为未来行动明晰了方向;「学习共同体」组在刘安娟老师的引导下,从伙伴提出的具体案例出发,梳理了运营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方式、资源和具体行动。 (参会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省域网络目标与计划 经过对阅读产品、区域生态建设等主题的分享、共创,参与者们对省域网络的未来目标更加明确。25日下午,在满天星公益行业支持项目经理张高原的带领下,大家学习了《目标计划工作单》这一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逐步拆解、细化了未来的目标和计划。 伙伴们将宏大的愿景拆分为具体、可行的目标,并一步步明朗了实现目标所需要克服的困难及具体步骤:9月30日前,组建所在省域的五人核心团队;举办第一届阅读推广研讨会,参与者达到150人;建立乡村和社区的阅读推广示范点…… 大家大声说出自己的「自我肯定宣言」:“我全力以赴!”“我是好的管理者!”“我成功开了大会!”最后,伙伴们围坐传阅各自的工作单,为彼此的目标和计划提出建议。 (伙伴们认真填写、传阅《目标计划工作单》) 自我觉察:「三圈五力」模型 晚上,万家计划发起人丁勇带领伙伴们学习了「三圈模型」:公益组织在制定战略时,应当综合考虑其使命、能力和社会需求,并不断扩大能力,使三圈的重合度提高。 而「五力」,则是此次成长营的发起方团队在设计项目时搭建的各省议题召集人能力模型:愿力(定力)是基础,打0-10分;洞察力、沟通力、行动力、统筹力是实务能力,打0-5分。 愿力(定力)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愿力,其他的都是零。有了愿力,就开始洞察,但还要加上行动力才能够实现知行合一;而愿力又会生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又叫沟通力。行动是个人的,沟通则形成团队,如何协调,则需要统筹力,以真正达成成就。 各板块的能力分数相乘,满分6250分,伙伴们打出的分数有高有低,从4000分到800分不等。在座的所有人针对分数,也针对这几天的观察和感受,对彼此进行了坦诚而关切的互相评价。 (丁勇现场绘制的三圈、五力模型) 全国领导力社群计划 在明确了各省和个人的规划后,全国网络的计划应运而生——我们该如何彼此支持,联合协作,创建一个全国性的社群呢? 首先,伙伴们一致认为这样的社群是很有必要的。接着,大家开展了数轮头脑风暴,分别讨论「我们期待从社群里获得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投票、归纳后,得出了线上话题聚会、共创产品(各地走访串门)、共学(案例、工具分享)和宣传矩阵四大行动方向,并确定了对应的组长和组员。 这些行动将由发起方持续跟进,期待在日后为伙伴们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首期线上话题聚会将于7月21日晚9点到10点进行,由云南的伙伴负责,敬请期待! (头脑风暴的成果) 参访港头公益图书馆 26日下午,由港头图书馆馆长带队,伙伴们走进成长营会场所在的港头村,了解港头萤火虫公益图书馆由一座图书馆,激活一座村庄的故事。将自家的房子改建为公益图书馆,以此为起点,法警颜钰棚给村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故事给了伙伴们新的启发和思考,也为未来打造阅读推广示范点、探索「阅读+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参访港头公益图书馆) 参访高殿公益图书馆 高殿公益图书馆位于厦门岛内最大的城中村,是城中村公益图书馆的示范馆。丁勇首先带领伙伴们走进了这座城中村,感受真实、迫切的社会问题。 (伙伴们在参访途中拍摄的照片) 城中村游学结束后,伙伴们回到图书馆。由厦门市湖里区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执行长张小海介绍「城中村里的图书馆」项目,大家对阅读推广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一家活的、好的图书馆的样子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张小海介绍项目发展历程) 参访赤岭、康美公益图书馆 27日一早,伙伴们从厦门港头村出发,前往泉州南安市康美镇,参访由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创建和运营的赤岭、康美两家公益图书馆。 霞舒公益执行长苏佳斌带着伙伴们分别走访了图书馆,并介绍了机构在图书馆运营、社区和学校阅读推广、传播与筹资方面的心得。 (由苏佳斌带领,参访赤岭、康美公益图书馆) 伙伴寄语 期待这次成长营成为新的起点,为伙伴们未来在各省推动图书馆与阅读发展网络提供方法,提升信心。我们,全国再见! (滑动查看参与者们的体验和想法) 感谢阅读 文:周珏 图:耿海洋、参会伙伴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月捐,成为孩子们的阅读点灯人!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简称“万家计划”),于2019年10月,由“鸟巢阅读计划”(厦门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与厦门躬行志愿者发展促进中心等公益伙伴联合发起。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致力于推动与助力中国公益图书馆行业更好地发展,并尽我们最大的所能,去支持与帮助更多在地的社会力量,在更多的文化教育资源匮乏的城中村或乡村等城乡社区,去激活、创建更多的公益图书馆。 因此,我们于2020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新的公益机构: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简称“福建鸟巢”),正式启动“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 鸟巢计划愿意为公益伙伴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陪伴辅导、能力建设、资金资源等方面支持,并正在与更多的公益伙伴一起,逐步创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公益图书馆行业交流与成长支持体系,希望能助力更多的公益图书馆,成为其所在社区中综合性的文化、教育与社区发展公共空间,以此,来助力中国更多的城乡社区能发生更美好的改变。 愿景: 让每个生命,都能活得更自由、幸福而有尊严! 目标: 让全天下,每一个孩子、老人身边, 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
为推动中国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让中国更多的城乡社区发生更美好的改变,2022年10月28日至31日,由北京大学民间图书馆课题组、爱阅公益基金会、心和公益基金会、万家图书馆计划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在厦门举办。
下文是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斌在“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上的演讲整理,主要围绕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动网络的构想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心和公益基金会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自2008年成立以来,心和公益基金会专注于儿童阅读推广,认为儿童阅读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杠杆,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已投入1亿元,建设近5000个项目点,影响学生200万人次。
行动网络的构想
动员更多资源方和行动者投身乡村和社区图书馆事业。
质量优先:在数量发展前,更关注图书馆质量。
数量目标:提出不同层级的图书馆数量目标,从满足100个孩子到覆盖每个乡村和社区。
提升图书馆质量的措施
支持关键人:促进馆长和负责人的交流学习。
提高专业性:包括选书、藏书更新、活动策划等。
低成本运营:强调社会创新,找到在约束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案。
阅读的力量与教育理念
强调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提出“以阅读,育全人”的理念。
关注教育体制中的“升学金字塔”问题,提倡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
具体行动与方法
传播阅读的重要性:提高传播力度,分享成功经验。
多元化资源开拓:如月捐等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高质量对话共学:通过精细化的议程设计和对话结构提高会议效率。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