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叫我“海豚”,
我的名字叫“长江江豚”,
来自中国的豚,游荡在浩瀚的长江中。
你也许没有见过我,
但一定听说过我的明星大表姐——白鱀豚。
她们的种群功能性灭绝,使得我们成了长江里唯一的淡水豚家族。
摄影:居涛
我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数十万年前,就遍布长江中下游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
我们处于长江食物链的顶端,没有天敌,除了人类!
曾经,我们与渔民为伴,在江中随处可见;我们是渔民的朋友,是他们的天气预报员!
可近年来,我的兄弟姐妹不是饿死,就是被非法渔具、航运船舶误伤致死,
5年前,我们就只剩下1040头,比大熊猫还稀有了!
2013年,我们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从“濒危”提升到“极危”等级,即被列入“在极近的将来灭绝危险性极高的物种”。
图 江豚现状 江豚照片摄影:居涛
我们和人类一样是哺乳动物,但我们只吃鱼。
然而,长江里的鱼却越来越少了。
从前,长江里的鱼我们挑肥拣瘦着吃,
现在,我们能有10cm长的小鱼吃就不错了,
我们常常饥饿难耐至极,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追随非法渔船,捡拾渔民漏下的小鱼。
然而,我们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是长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
我们的遭遇只是所有长江水生生物命运的一个“缩影”。
如果我们也消亡了,意味着长江水生物种消亡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那么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最后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人类!
我的家族所剩时间不多了,祈祷大家一起携起手来救救我们,留住我们的微笑,守住长江生命最后的红线!
携手拯救江豚,需要组建专业的江豚协助巡护队伍,协助渔政保护江豚,帮助“捕鱼人”向“护豚员”转型,巡查和举报非法渔业活动、无序采沙、非法排污等危害江豚生存的人类活动!
“江豚管家千人计划”的目标是,在未来5-8年内招募以转产转业渔民为主体的1000名社会工作者成为“江豚管家”来开展长江江豚协助巡护工作,让仅存的1000头长江江豚都能获得悉心照料。
每一个江豚管家都是长江的骄傲 摄影:杜华柱
有这么一群人,
曾经,他们是江面上的捕鱼达人,
现在,他们被称为“江豚管家”,用心呵护着每一头江豚,
同时,成为江豚管家,就意味着站在了非法捕鱼、非法挖沙者的对立面。
所有的矮围、定置网、迷魂阵、电渔船以及非法挖沙船只,都成了他们要举报和清除的对象。
这让他们招来了责骂和咒怨。
骂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从前一起打鱼的邻居、朋友和熟人。
然而,面对长江渔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困境,他们毅然了选择守护江豚,
这让非法渔船、非法挖沙船出现的频次在逐渐减少。
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在一线保护江豚,守护江豚和人类共同的家园——生命长江。
鄱阳湖江豚管家在解救迷魂阵中的江豚饵料鱼 摄影:杜华柱
洞庭湖江豚管家清除非法捕捞的渔网 摄影:杜华柱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旨在提升社会组织在江豚拯救行动中的参与度和行动有效性,形成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NGO、公众等各方力量联动,有效的参与拯救长江江豚,最终实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具体工作由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负责执行。
2017年,我们建立了4个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安徽安庆、洞庭湖岳阳、鄱阳湖湖口、湖北监利何王庙/湖南华容集成江豚保护区),覆盖水域面积达719 km2,共有40名江豚管家,保护江豚约380头。但是,长江流域仍有16万艘渔船没有退出捕捞区,每天有十几万渔民在跟江豚抢夺鱼食,非法渔业捕捞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所以,仅40名江豚管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江豚管家!
“江豚管家千人计划”的目标是,在未来5-8年内招募以转产转业渔民为主体的1000名社会工作者成为“江豚管家”来开展长江江豚协助巡护工作,为江豚管理家园,并为他们提供巡护经费支持,让仅存的1000头长江江豚都能获得悉心照料。
支持江豚管家,呵护长江精灵!
20元支持1名转产转业渔民转型为“江豚管家”,巡逻保护1000米/天的江豚生活水域。
20元=支持江豚管家巡护1000米,
100元=支持江豚管家巡护5000米,
您的一份爱心,携手留住江豚的微笑,携手留住长江的微笑!
项目主图江豚照片 摄影:居涛
项目主图巡护员照片 摄影:杜华涛
40位渔民转型为护渔护豚员、巡护3.7万公里,守护719km²水域约380头江豚。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简称: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是湖北省首家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非公募基金会。前身为湖北省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并于2017年6月7日进行更名。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开展以拯救长江江豚为核心的长江大保护,带动并扶持民间环保NGO的成长,打造企业家、高校、科研院所、NGO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14年底,基金会升级为公募基金会,以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为基石,聚焦荒漠化防治、气候与商业可持续、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三个领域。发展至今,SEE直接或间接支持了近700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或个人的工作,成为中国民间发起本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环保公益组织。
官网:www.see.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朝来高科技产业园 创远路36号院3号楼4层
微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新浪)
电话:010-57505155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将为捐款人开具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欢迎您联系索取。
为保证捐赠款项更好地运用到公益项目当中,并基于物流成本考虑,我们将为单次申请捐赠合计满100元的捐赠人寄送纸质票据(100元以内发送纸质票据扫描版至您的邮箱),因财务相关规定,跨年捐赠无法开票,给您造成的不便万分抱歉。
如您需要申请捐赠收据,请您准备好“捐赠截图”与“捐赠单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微信公众号,点击页面“支持我们”中的“票据申请”,在弹出页面中填写相关信息即可。
我们将会在收到申请后25个工作日内为您开具捐赠证书及捐赠票据并寄送。如您有任何问题,请联系010-57505155(工作日10:00-18:00)。
项目起始时间: 2018.04.28
6月,“留住长江的微笑”专题支持的“长江有鱼”小型化陆基循环水养鱼设施已进入养水试运营阶段。
“长江有鱼”旨在通过NGO、科研单位、企业三方联动,实现循环水养殖系统小型化的模式,助力退捕渔民探索新的替代生计、增收保障,持续有效的加入长江生态大保护中。
本项目4月完成设施设计及材料采购方案,5月正式开始小型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生产装配工作,智能控制柜同步调试。
目前,经过科学筛选,选择了加州鲈鱼开始养殖实验工作,设备进入养水、试运行阶段。测试期间,技术人员对系统循环能力、曝气能力等指标进行了试运行测试,智能化控制系统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的调试中。
图:安装陆基循环水养鱼设备
图:基循环水养鱼设备
图:设备测试调试
图:养殖的鱼苗
5月27日晚上九点多,两名协巡员在石家嘴水域进行巡护时,发现四五个人正在钓抛竿,协巡员上前制止并劝离违规人员。
夜里10点左右,在一处隐秘的水边草丛里发现一条生产自备塑料船,船上有一些丝网、渔笼。胡师斌队长很重视这个情况,立即跟渔政领导联系,同时嘱咐协巡员注意安全,随后协巡员在水里发现了大型渔笼6条,执法人员凌晨第一时间驾艇赶到现场,后续又发现数条地笼,联合水上公安协同处置。
图:发现并拆除非法渔具
图:巡护现场图
图:巡护现场
图:巡护现场
接下来几天,巡护员一直密切注意着山口水域的非法捕捞的情况。5月30日上午7点,胡会长安排巡护员开巡护艇34117和望H护渔003船从港航出发,对高新区山口段水域进行巡查。巡护至山口镇村水域时,发现大型三层网三条,小丝网一条全部收缴。向上游继续巡护时发现虾笼两道,在杨家屋水域发现六七个钓鱼者,在巡护船靠近时全部逃离。到小胜矶水域后回巡护,历时4个半小时,巡护里程31公里。
图:巡护员拆除非法渔具
图:巡护员拆除非法渔具
皖河水域是安庆江豚协巡队重视的区域,现在处于涨水时期,也是各类鱼儿的产卵期,安庆协巡队已加强重点区域巡护部署,制定相关预案,积极配合渔政和公安打击一切违法捕捞行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中华鲟在江中游荡,青头潜鸭在天际飞翔,热爱自然的孩子们在江边与可爱的江豚宝宝嬉戏,象征着未来与美好希望的纸船慢慢驶向远方......这是武汉街头的一幅壁画,画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这幅壁画是 “留住长江的微笑”小豚大爱系列宣传活动——江豚壁画。该江豚壁画已正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与八一路口落地,此地也是光谷通向磨山樱花园的必经之路,有可爱的江豚宝宝相伴,希望能为游人们的樱花之旅增添别样精彩。
小豚大爱系列宣传活动—江豚壁画,自2020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经历了前期调研选址、设计论证、多方协调、墙面修补等工作,到邀请艺术家前来设计方案、落地创作,耗时约大半年时间,最后一副40米*4.3米的生动画卷赫然呈现在大家眼前。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原本生硬的水泥墙面焕发生机,也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认识长江江豚这一可爱的长江精灵。
该壁画通过户外景观壁画这一种视觉冲击力强、景观价值高、受众覆盖面广、传播效果好的创新空间艺术形式, 以创作江豚主题壁画的方式来传达江豚保护的理念与倡议,获得诸多路人及游人的好评。欢迎各位小伙伴到武汉游玩之时,到城市里去找这头“江豚宝宝”打卡哦~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