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希望工程”开始了
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实施“希望工程”,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30年前,一个8岁女童的“大眼睛”望进了千万人的心里,让“希望工程”被大家熟知。
“希望工程”30载,有多少因为贫困而辍学的孩子,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重拾了希望;有多少贫困山区教育为之变化,有多少贫困孩子的命运为之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汇聚的爱心正在传递……
携手中国联通,投身脱贫攻坚
为了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国联通基于对中国青基会价值观和使命的认同,联合发起“助学圆梦”的公益项目,聚焦教育扶贫,依托中国基金会希望工程“1+1”项目,重点面向国家贫困地区,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农村学生提供助学金资助,帮助他们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及完成学业,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项目背景
虽然从2001年开始,国家已经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等优惠政策。但是,广大农村孩子的求学路途之艰难,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农村,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迫辍学打工;加上大量乡村学校被撤并,路途遥远艰难,很多孩子不得不寄宿在学校。生活的重担、上学需要支付的交通、住宿和伙食费用,让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困难重重。
“希望工程1+1”是由中国青基会发起的的助学项目。该项助学金旨在为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费用的资助,缓解他们家庭的经济困难,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促进社会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遇到的困难。
资助对象及标准
资助对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含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
资助标准:捐款1000元,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一学年(两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补助。
特别说明:助力脱贫攻坚,响应共青团中央“力争到2020年,努力为十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资助”的号召,进一步发挥中国青基会在教育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学生资助项目将不收取任何项目执行及管理费用,您的捐款将全部用于资助学生。
资助计划
每1000元将用于一次性资助1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学年(两个学期)。
首期计划资助的5个地区
河北:康保县、沽源县
贵州:册亨县
黑龙江:饶河县
西藏:革吉县
如何参与一对一结对
每1000元可以资助1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学年的学习生活费用;一次性捐款1000元的,将获得希望工程1+1结对卡,与受助学生一对一结对。
善款落实流程图
捐赠人服务
中国青基会将会为一次性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该票据可用于免税申报。索取票据请直接在平台留言,于次月开具捐赠收据并通过信件邮寄的方式寄送给您。
项目最低筹款金额
5000元
剩余财产处理
剩余善款将与该项目在其他平台筹集善款汇总执行,继续用于学生资助项目。
项目开始筹款时间
2019年5月16日
我们也许不认识你,但我们要感谢你。
感谢你,为贫困学子所做的一切。
这一份爱,温暖一群人的心;恰如夜里的一点光,点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无论捐出一元还是百元,都是汇入希望之流的涓涓善意。
您的美好愿望,都将织进孩子的希望图景里。
项目起始时间: 2020.06.29
截止2022年8月,“脱贫攻坚 助学圆梦”共筹集资金1,670,249.83元,已与其他项目资金合并使用全部支出,众筹资金共资助1671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含脱贫巩固期学生),其中河北康保县880名、河北沽源县718名、黑龙江饶河县13名,贵州册亨60名。资助标准:1000元/人/学年,中国青基会免收管理经费。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