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目图书馆”为视障朋友提供有品质的无障碍阅读,专题项目“盲童阅读援助计划”助力盲生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
2.1 寒假前,滨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从心目图书馆书库里挑选了十几本文本图书,安排给学生放假期间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春季开学前,湛江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也从我们的书库里挑选了二十多本文本书,当做这个学期孩子们的指定阅读资源。
2.2 赤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黄嘉东同学通过阅读,进一步思考了“看见”与“看不见”的关系。
在大多数的人的眼里,只有用眼睛才可以看见这个多彩的世界,而盲人朋友却只能通过别人的讲解或者是触摸去感知,去了解这个世界。
在《看见与看不见的世界》中,主人公沿着一条盲道一直向前走,最后发现回到了起点。即使这样,她依然没有放弃生活,最有意义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用净化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是啊,生活难免会有一些风风雨雨,我们要坚持下去,虽然我们看不见这个班斓的世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属于我们的方式去感知世界。
虽然看不见,在无光的世界中,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都会比健全的人要灵敏得多。在明眼人的世界里,视觉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但是对于盲人来说,触摸和倾听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虽然,上天关上了我们的一扇明亮的窗,但却打开了我们的一扇通往心灵的大门。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自己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
|
|
|
2.3 在苹果志愿者Blue写给滨州特校慧娴同学的第一封语音信里,她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希望如果慧娴有问题和烦恼都可以跟她说说。
慧娴的回信没有第一次与陌生人交流的距离感,满满的都是问题:我记忆力还行,用心记可以记一年,但面临三年后的高考,我要怎样才能记住三年呢?
在阅读方面,有时候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层次的内容,请问应该怎样做呢?我看了《家》这本书,对高家三兄弟印象深刻,但对她们最后的选择不是很能理解,您能给我推荐一些社科类的图书吗?
Blue在第二封信里回应了她的问题:建议她加强专注力,做一件事情要专心;推荐了《10天记住3000个英文单词》和《沉思录》这两本书。Blue还为慧娴朗读了《沉思录》里的一篇文章。
在语音通信里,志愿者可以是之心朋友,可以是解惑的老师,也可以是求知的学生。她们彼此都为对方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慢慢地探索,发现和收获不同的美景。 |
|
|
|
【助盲传播与热点聚焦】
1.自媒体平台传播
“红丹丹文化助盲”微信公众号推文15篇,浏览量3706次。
“红丹丹文化助盲”微信视频号推送短视频10个,浏览量16226次。
其他平台:“红丹丹文化助盲”微博、“心目影院”微博、快手号等同步转发相关内容,向志愿者、视障朋友、合作伙伴、捐赠人及社会公众展示工作动态和成果,传递助盲理念和价值观。 |
|
|
|
2.工作团队
新年新气象 趣味盲文体验课来啦!
春节假期结束后,红丹丹团队满怀热情,致力于策划一系列既富有趣味性又意义深远的活动,希望能够拓宽志愿者及社会各界对视障群体的认知边界。
在一轮激烈而富有创意的头脑风暴之后,趣味盲文体验课这一创新活动应运而生。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不仅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教学环节,还广泛征求了志愿者与盲人朋友的宝贵意见,确保活动能够贴近需求,促进深入的交流与理解。
2月22日下午两点,筹备已久的趣味盲文体验课第一课如期举行,活动预告发出后,一众志愿者就先在群里表达了对活动的期待。
而我们首期课程来的六位伙伴也都是我们的资深助盲志愿者,还有几位在平时学生体验的盲文环节也当过助教,但真正上手自己书写,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大家来说其实还都是第一次。
有别于普通公众对助盲相关知识的不了解,这几位伙伴可都是红丹丹活动的“老人”了,那这第一节课的第一个“蒙眼行走”环节可不得加大点难度,不过伙伴们最终的表现也都非常厉害,看来让他们每人蒙眼独立拿盲杖行走对他们而言还是“洒洒水”啦!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要在第二课开展的“嗅觉大挑战”环节,在志愿者周同学的零食大礼包友情“赞助”下提前进行了,大家在欢乐中蒙眼品尝美味,一场嗅觉、味觉与触觉相互交织的感官体验就这样在笑声中完美度过。
进入到正式的盲文体验环节,伙伴们一拿到盲板盲笔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在盲文纸上书写,此起彼伏的"嗒嗒"声如同春雨叩窗。随后在视障培训师梁江波的盲文分享下,大家逐步了解更多有关盲文的历史与书写规则。体验在互动中精进,在笑声中结束。
随着留着伙伴们写课堂作业的盲文纸张被小心收纳,这场指尖的破冰之旅暂告段落,也让我们共同期待3月终极体验课上,当蒙眼书写遇见你我专属情书的奇妙绽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