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一个大象家族离开传统栖息地,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8月8日,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返回传统栖息地。故事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大象出走的心思却没人能真正地理解,我们只能从事实的变迁中寻找蛛丝马迹。
栖息地的减少,在西双版纳是一个肉眼可感的事实:大片单一的人工橡胶林,取代了原生的、丰富多样的森林。
上面一层层的是橡胶林,下方杂乱的是雨林(图片来自GQ报道)
种植密集的橡胶树林(图片来自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
作为热带、亚热带重要的战略性经济作物,国内橡胶树的种植热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千禧年之初,前者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响应号召、发展经济,后者则是由于橡胶价格一度疯涨。西双版纳作为国内唯二适宜的橡胶产地(另一处为海南岛),一度大规模烧山种植。
然而并非西双版纳全域均适合种植橡胶。通过在基诺山的巴飘寨、巴朵寨等村寨的调查发现,这些村寨所处的位置,平均都在海拨800米以上,属于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山区。特别是普米村,海拨在1200米左右,也有大量橡胶林。
核心问题1:橡胶低产低质、价格低迷,没有带来预期收益
这些种植超过十年的橡胶树的直径只有十公分左右,达不到开割的程度。由于海拨高,橡胶低产低质,在2017年,平均一亩橡胶地给村民带来的收益只有450元左右;平均一棵橡胶树,一年给村民带来的收益,不超过15元。
但为了获得这不到15元的收入,村民需要凌晨2点多起来割胶,白天上山收胶,非常辛苦。并且在2013年以来,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每公斤生胶水的价格从最高的37元人民币跌到7、8元。很多农民已经放弃割胶,寻求其他生计。
村民先则凌晨割胶(图片来自GQ报道)
核心问题2:热带雨林生态破坏严重
橡胶大规模的种植直接导致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态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日益贫瘠,局部小气候改变,区域性干旱加重。
2006-2008年,在景洪市和勐腊县一些缺乏天然森林的橡胶种植区域,旱季人畜饮水相当困难,而雨季则水土流失严重。2019年,西双版纳再次出现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基诺乡老巴飘寨在4月以后出现断水。
橡胶树下的土地干裂(图片来自南方人物周刊)
大面积的橡胶林,白白破坏了雨林环境,却没有给农民带来预期的收益。
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西双版纳州政府、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等相关部门,以及由州政府推动成立的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都针对雨林修复和保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加上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卫星和遥感监控技术的运用,过去一些年被蚕食的保护区和国有林,正在逐步被修复。
但是,对于大面积的橡胶林,特别是过去近二十年来,在很多高海拨地区盲目种植的橡胶林,政府部门没有权利和办法推动退胶还林。这些橡胶林虽然低产低质,总面积有上百万亩,但都不在保护区,也不属于国有林,而是归属于村民、农场和企业等,都是当年为了谋求经济利益而种植。如果不能解决所有者的收益问题,很难推动退胶还林。
绿水青山,对于农民来说,如果不能带来当下的收益,就不是金山银山。
2017年,项目联合执行方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首先在基诺乡老巴飘寨试点。基金会按照每亩60棵树,免费提供给村民多样化的树苗。树苗最初由当地林草局免费提供,后由基金会自行培育或购买,每亩的树苗总价值约1200-2000元。
基金会和村民签订十年合同,每年通过募集资金,为村民提供每亩补贴,参与项目的村民当年年底就能获得管理费,这项几乎白得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橡胶收入。
2018年,第一批参与项目的8户农户种下了3500棵树,年底时,拿到了一共35000元管理费。看到他们靠种树就能挣钱,更多的村民陆续加入到项目中。截至2021年底,已有近40户农户陆续加入,共种下3万多棵树,修复雨林450余亩。
更可喜的是,随着橡胶林被砍倒,生态环境改善,原来林下卖不出去的茶叶价格开始上涨。
第一个参加项目的刀荣华说,2018年前,他家在老巴飘的茶叶,1公斤毛茶只能卖几十块钱,今年,已经有老板出到800元。刀荣华说:“这里以前有好多古茶树,以前,为了种橡胶,老百姓都贴着地面把古茶树砍了,但茶树的根还在,发出来的新枝,外表看起来跟台地茶差不多。这两年我把橡胶树砍了,茶树长高了,很粗的根都露了出来,这些茶叶品质本来就很好,值钱了”。
----------------------------------------
合作企业带动村民发展生态旅行,销售农产品,帮助村民实现多元化、可持续的收益增长。从长远来看,种下的树种仍然属于村民,其中超过一半都是经济树种,未来成材后可以申请间伐,这是留给子孙的一笔财富。
靠单一农产品很难完全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脱贫还有可能返贫。而基诺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风情,如果能够保护好雨林和文化,发展生态旅行,村民的收入就更有保障。
退胶还林所用的新型经济性树苗
村民种植树苗
修复现场
树苗挂着认领人的名字
在基诺乡老巴飘寨,越来越多的橡胶被砍倒,种下了充满希望的树苗。与之对应的,越来越多的树苗被认领,挂上色彩鲜艳的名牌。每一个小牌子,都代表着一份在远方的人们对西双版纳的关心和关注,也蕴藏着一份对雨林,对人象和谐发展的希望。
为保障捐赠人的权益,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将会为有需要的爱心用户开具捐赠票据。申请开票请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二维码填写相关开票信息(请在捐赠当月提交开票申请)
票据开具成功后,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查验和下载打印:①电子邮箱。捐赠方手机收到电子票据号码和校验码,通过所提供的邮箱查验电子票据,自行下载打印。②“浙里办”APP。捐赠方直接通过“浙里办”APP点击[我的]-[我的票据]查验电子票据,自行下载打印;③公共服务平台。截止阀用手机上收到的电子票据号码和校验码等信息,登录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https://dzpj.zjzwfw.gov.cn/)查验电子票据,自行下载打印。
工作人员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票申请后会尽快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联系电话:0571-87631227
浙江小象未来公益基金会源于公益项目“小象未来成长计划”,目前开展的主要项目包括:基于推动雨林修复生态助农公益项目及乡村振兴、雨林原住民文化保护和传承、当地青少年的自然教育和对外交流。小象计划从2006年开始,在西双版纳边远山寨开展贫困茶农帮扶、小象雨林课、乡村自然导师等公益活动;2018年,与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共同在基诺乡推动“雨林修复,生态助农”,助力雨林乡村振兴。
雨林生态保护,表面是生态环境问题,核心是解决当地人的收益问题,而长久的根基,则是教育问题。
为了汇聚更多资金和资源,2021年,在浙江成立小象未来公益基金会,希望从文化和教育层面,促进公众对雨林的认知,帮助本地人更好的了解雨林生态价值,实现保护和利用同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模式,未来可推广到更多地区。
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于2011年12月6日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成立,发展至今,涵盖心理援助、助教助学、社会发展三大公益板块,启动80余个公益项目,帮扶23个县级地区,截至2022年2月底,累计募集善款超过3.5亿元,助力他人圆梦。连续八年中基透明指数TFI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