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猛增的原因
(一)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电视暴力色情信息催化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三)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流动家庭、离异家庭、来京务工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未成年犯罪人占比长期居高,始终处于家庭背景分析的前五位,凸显监护职责缺失问题严重。
我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问题
近年来,大量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白皮书显示,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与网络被害形成“双刃危机”,近七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近六成的未成年人被害刑事案件都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问题。此外,部分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凸显,获取负面信息、形成网络不良团体、习得错误手段的成本极低,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受到低俗、恶俗信息的影响。近些年随着网红文化的崛起、娱乐至上的氛围都让青少年越来越浮躁,大家都只看到聚光灯下网红明星们光鲜亮丽的一面,从而对名人产生过度喜爱和向往,期望自己成为类似的人,甚至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
面对博大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数的青少年却无动于衷。他们过度地坚持和深陷于所谓的青少年主流文化之中,不重视对于中华文化的修习,更有甚者将中华文化抹上本不应有的色彩。低格调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自身价值取向的偏离和价值观的迷失,给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历史观等价值观念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正视和解决的严峻问题。
打牢青少年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根基
加强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教育。面对多元、复杂、开放和多变的文化环境,要紧紧抓住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一点,培养他们的文化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自觉性和使命感,青少年才能够在多元文化和多样表达中始终掌握主动,形成正确的文化内化机制,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时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引领青少年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网络、多媒体、影视、动漫等媒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激发青少年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和体会到传统文化与他们息息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才会真正在他们身上产生作用力。
关注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刻不容缓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青少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和保护,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和改造体系是一项有待全社会关注的工作。
应强化家庭教育与家庭保护功能,家长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做好表率,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及时纠正未成年人的偏差思想,并在家庭教育出现困境时,主动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还应加强对监护失格困境儿童的保护措施,积极构建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切实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安全权益。
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问题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大问题。没有了民族文化,就失去了民族存在的根据和根基,没有一代一代健康发展的有着民族文化基因的青少年,就不会有国家和民族美好的未来。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少年文化认同建设,必将为国家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青少年和国家公民。
“让爱回家”公益项目要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社会化过程,以校内加校外,线上加线下的多重方式,着力引导青少年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善文化为主,通过开展“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宣讲,举办“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营”及“好德少年线上读书会”宣传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增强对国家、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构筑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本项目最低执行金额为10000元,若最终所募集善款少于“最低可执行金额”善款的变更使用方向为机构其他公益项目。
2022年4月19日——2024年1月20日
本项目执行分为三个部分,“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宣讲,于上海华睿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举办“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营”,线上举办“好德少年线上读书会”。
2022年4月-2022年6月进行前期筹备,通过设置各种线上线下活动,联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来支持青少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相关学校进行筛选及确认时间;线上平台宣传及线下教育基地联合社区进行宣传;物料采购、制作等工作。
1、“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校园宣讲
开展时间:2022年7月-12月,每月联系1-2所学校进行,共计10所学校。
开展地点:上海小学、中学、高中
服务对象/针对群体:6-18岁,受益人数:5000人
开展方式:在校园开展,聘请全国道德模范现场宣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营
开展时间:2022年7月-12月,每周一场,共计24场。
开展地点:上海华睿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服务对象/针对群体:青少年,受益人数:2160人
开展方式:围绕《好家风成就好孩子》、《忠孝家国情》、《好家风是怎样养成的》以参观、体验、学习的方式进行。
3、好德少年线上读书会
开展时间:2022年7月-12月,每周一场,共计24场。
开展地点:线上(全国)
服务对象/针对群体:青少年,受益人数:2400人
开展方式:通过线上邀请报名参与,聘请全国道德模范直播,课前签到,课中抽查,课后发放证书。
四、票据说明
感谢您对我们公益项目的关注与支持,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财综{2018}62号)及《财政部关于修改的决定》(财政部令第104号)精神,给捐赠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自2021年7月1日起中华儿慈会将为捐款方开具公益事业统一捐赠电子票据,除非必要,不再开具纸质版公益事业统一捐赠票据。如您需要开具捐赠票据,请您提供以下资料发送至:azy@ccafc.org.cn,
需提交的资料如下:
1)捐赠人捐款成功截图;
2)捐赠人真实姓名(默认为开票名称);
3)捐赠人联系电话及邮箱地址;
基金会将提供电子发票发送至申请人(捐赠人)邮箱。
项目筹款情况:上线以来累计筹款 51,347.29 元 , 本年度累计筹款 1311.51 元, 累计捐赠人次 135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