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2022-06-10
地球合伙人月报 | “江豚保护”湿地科普馆已全面升级,欢迎武汉的伙伴们去打卡~

地球合伙人月报 | “江豚保护”湿地科普馆已全面升级,欢迎武汉的伙伴们去打卡~

2022年5月 守护濒危物种工作进展


亲爱的地球合伙人


先给大家送上一份“地球合伙人专属暑日福利”礼包—— 青少年赛艇公益体验卡 !送孩子走进赛艇训练基地,体验赛艇运动带来的自由和快乐的同时,感受河流的“脉动”、自然的美好!体验地分别在北京、上海、青岛、苏州、东莞、顺德等城市的赛艇基地。名额也可以转送给身边的朋友,欢迎地球合伙人报名参加~活动具体信息:http://lxi.me/6q9p8    「【地球合伙人福利】青少年赛艇体验券」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也先后举办了三场线上分享会

  • 5月13日 候鸟日分享会:东滩鸟事

  • 5月21日 生物多样性日分享会:聊聊自然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 6月5日 环境日分享会:只有一个地球

在分享会的过程中,我们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更多动物和环保知识,以及项目的进展。希望之后也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之后的分享会及其它活动,都将通过邮件、微信消息推送的形式第一时间给地球合伙人开放报名通道,也欢迎大家关注“一个地球OPF”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的公益活动信息。


另外,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期将于6月30日截止。需要进行个人捐赠支出个税申报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个税申报指南,尽快办理哦~

个税申报指南 - 联劝
个税申报指南 - 爱德

本期地球合伙人月度进展摘要


  • 东北虎:东北虎栖息地修复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中,试点区总面积250,000平方米补植东北虎偏爱的红松等针阔混交林共7树种,共50,052株树木。并同步在试点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

  • 大熊猫:目前正在陕西老县城布展自然教室,协助秦岭区域保护区提升其公众宣传和自然教育能力,减轻由108国道区域进入秦岭的游客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 雪豹:甘肃阿克塞的雪豹巡护队员在5月共收回了30台红外相机的数据卡,克服了疫情和复杂的野外环境带来的困难,雪豹监测活动一直按计划进行中

  • 长江江豚:“江豚保护”湿地科普馆全面升级。通过AR和VR高科技,让大家身临其境体验江豚保护工作。

  • 中华白海豚:“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22日在深圳举办。本次论坛线下近100人参加,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00人。


感谢您的支持,携手前行,保护物种多样性,共建一个生生不息的地球。


具体内容如下:

东北虎保护项目

东北虎栖息地修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从5月6日到5月20日,我们与吉林省大兴沟林业局、黑龙江省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开展了东北虎栖息地修复试点工作


该项工作是以东北虎偏爱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为目标的森林补植工作,并在试点地块同步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

试点区共涉及人工林皆伐地和退耕地共计250,000平方米,共计补植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混交树种7种,50,052株


并同步开展了试点区及周边区域的野生动物、植物的调查与监测,以及土壤的分层采样工作。

试点区野生植物样方调查 ©️ 大兴沟林业局

野生大熊猫保护项目

陕西老县城保护区自然教室布展


2022年,我们计划通过项目协助秦岭区域保护区提升其公众宣传和自然教育能力,内容包含工作人员一线实践技能训练、保护区室内宣教场馆设置与利用等。


目前我们正在为陕西老县城保护区提供支持,以协助其构建和完善自然教育体系,达到更好的保护宣传效果。

老县城保护区位于108秦岭大熊猫核心种群栖息地,是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保护区辖区内的老县城村是秦岭大众旅游的热点之一,而保护区管理局所在的周至县城距离大熊猫分布区也不足100公里,是由108国道进入秦岭北坡的交通枢纽。


108国道在秦岭穿过3个大熊猫保护区,途径秦岭区域最重要的大熊猫廊道区和核心种群栖息地。我们期待老县城保护区的公众宣教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发挥良好的窗口效应,以减轻由这一区域进入秦岭的公众访客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雪豹保护项目

阿克塞雪豹栖息地巡护监测


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但是,位于甘肃阿克塞的雪豹监测活动一直再照计划进行。


本月,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辛的野外工作,阿克塞雪豹巡护队员共收回了30台红外相机的数据卡。性能越来越好的越野车给巡护队员带来了很大帮助,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决定了还是有很大部分的工作靠人的双腿去完成。

巡护员一般一出去就是一整天,为了节省体力,包里的东西也尽量少带。带的干粮一般也只有烤馍馍和咸菜,路上休息时快速的解决。


5月部分的河已经开始解冻,原本可以从冰面上走的路也没办法再走,路程就更远了。虽然野外的风光无限,但在巡护队员的眼中只有相机位点和网格,每天要在高海拔地区爬将近十几公里的山路让他们无暇顾及。

江豚保护项目

湿地科普馆全新升级


5月份,解放公园湿地科普馆完成了所有升级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江豚保护”的主题因素,成为了华中地区首家长江江豚城市智能主题科普馆。 


科普馆以世界首例网箱救助江豚成功繁育的后代——江豚贝贝的视角,将整个科普馆划分成会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等部分,富有代入感地将参观者引入长江江豚生活的家园,了解长江江豚这一神秘而充满灵性的物种。

同时,科普馆还引入了AR(增强现实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将江豚科普知识和高科技趣味形式结合,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以此更好地了解江豚保护的重要性。

科普馆外的“微笑天使” ©️ OPF

中华白海豚项目

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倡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论坛”在深圳顺利举办,十余位嘉宾进行了项目分享和深度对话,共同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活动设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线下近100人参加,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00人

“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论坛”活动现场 ©️ OPF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意识。当前,疫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因为存在的当下,更是为了人们共同的未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旗舰物种,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的好坏将是其所处海域海洋生态优劣的缩影。让我们共同守护蔚蓝,守护中华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