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善款接收机构
灵山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在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公募型基金会。基金会以弘扬慈善文化,净化世道人心为使命,依托行业支持、青年培养、社区治理、社会创新、国际援助等五个平台设计开展项目。2018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5A级基金会。
发票管理说明
1、灵山慈善基金会作为该项目的善款接收方,可为支持本项目的爱心人士开具合法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
2、基于人工、邮寄成本等因素考虑,我们可为每笔捐赠200元以上、有发票需求的捐款方开具并邮寄纸质票据。200元以下的捐赠,如有需要,可开具电子票据;
3、捐赠票据索要方式:点击此表单,录入相关信息和捐赠成功后的微信支付截图(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即可;
4、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发送至我们的工作邮箱:hangyefazhan@lingshanfoundation.org,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Scan the QR code, and use your phone to support.
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
为推动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实现全民阅读,2022年10月28日至31日,由北京大学民间图书馆课题组、爱阅公益基金会、心和公益基金会、万家图书馆计划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在厦门成功举办。会议由福建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承办,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和厦门鸟巢阅读计划协办,受到厦门正观易知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圆桌会发起方代表
圆桌会设有图书馆参访、主题分享、圆桌讨论、话题沙龙、愿景共创、未来行动计划等环节。来自各地的机构代表齐聚鹭岛,分享实践经历与思考,共议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业发展的未来。
圆桌会回顾视频
1
2022/10/28
参会嘉宾来厦报到
10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长期关注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的39家机构代表陆续来厦报到,他们当中有从工作间走向田野的专家学者、深耕一线的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起人和运营者,也有支持公益图书馆发展的基金会与行业组织,他们饱含期待,怀揣谋划公益图书馆发展的拳拳之心,在签名墙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保障参会人员身体健康及圆桌会顺利举行,主办方严格遵循当地防疫政策,组织参会者进行“三天三检”全员核酸检测,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2022/10/29
圆桌会开幕
上午9点,全国首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正式开幕,会议由爱阅公益基金会资助主管冯倩女士主持。福建鸟巢公益助学中心丁勇先生致辞,他表示,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微小的,但是因为我们的相聚,我们一起的努力,将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随后,主持人冯倩组织了令人难忘的破冰游戏——“人生地图”,伙伴们在中国地图上标记出生地,上大学地点以及现在所在地,并将点连线,勾勒自己的人生地图。或直或曲的线,讲述着各位代表成为乡村儿童点灯人的历程。
高潮迭起的小游戏之后,伙伴们分为5组,以绘画的方式呈现自己对会议的期待。
3
2022/10/29
参访图书馆
与会人员先后参访了皇家滨城“好读书”公益图书馆(线上参访)、赤岭公益图书馆(线上参访)、康美公益图书馆(线上参访)、厦门港头萤火虫公益图书馆、高殿公益图书馆、新厦门人图书馆,从图书馆运营模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深入了解福建当地公益图书馆的典型案例。
泉州南安皇家滨城“好读书”公益图书馆
泉州南安市皇家滨城“好读书”公益图书室是由该小区业主众筹募捐30多万元,于2020年9月建成开放。该图书室位于皇家滨城五号楼三单元架空层,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分亲子阅读区、儿童阅读区,青少年阅读区、成人阅读区,多功能综合电教室等五大区域,目前藏书约1.5万左右册。
泉州南安赤岭公益图书馆
2019年的儿童节,福州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苏文亮老师返乡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苏文灿先生与黄秀梅女士,三人共同发起赤岭公益图书馆项目。在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和本地村民的热心支持下,短短十几天时间就筹到启动建设资金,开始将温馨的图书馆一沙一石地具象化。
2019年8月13日,康美人民迎来了第一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开馆当天就吸引了两百多人次的读者。
泉州南安康美公益图书馆
南安市康美公益图书馆成立于2021年,是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直营的乡村公益图书馆,作为镇级中心馆服务范围涵盖整个康美镇及周边地区。
与传统的乡村图书馆不同,康美公益图书馆更强调“专业性”和“制度化”。图书馆面积520平方米,除了常规阅读区,还设置乡土文化区、心理沙盘室、创意空间等特色功能区,宜动宜静,互不干扰。在日常运营中,图书馆采用益迪云图、灵析、志愿汇等系统工具,高效开展图书管理、活动管理、志愿者管理、公益募捐等管理工作,以标准化建设推动图书馆创新赋能。
厦门集美区港头萤火虫公益图书馆
2016年,厦门80后法警颜钰棚决定为孩子们建一座公益图书馆,选址就在自家车库。自己学做木工,请设计师好友设计图纸,在网络上发起公益众筹,筹款,筹书,筹志愿者,汇集邻里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历时50天,位于集美后溪镇港头村的港头公益图书馆,如期成为儿童节的礼物,来到孩子们身边。
厦门湖里区高殿公益图书馆
高殿是厦门市的一个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八成。有些家庭甚至五六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单间内,跟随他们而来的子女们,面临着众多家庭与社会的问题:缺乏家人陪伴、打架斗殴、遭受霸凌、升学困难……
高殿公益图书馆正坐落在这座城中村,以居住在城中村的外来务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去推动与打造一个城中村里的孩子们更好、更健康的综合成长环境。
厦门思明区新厦门人图书馆
厦门市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从2012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的开展。近年来,该协会开始寻求创新社会服务,新厦门人图书馆就这样应运而生。
前埔的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建设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为有迫切教育资源需求的群体提供服务,让更多的新厦门人体会厦门的文明,融入厦门,用志愿服务的力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图书馆开设的初衷。
晚上,协作者苏佳斌引导参会者对白天参访进行了回顾,并分组讨论参访图书馆的客观情况、主观感受、形成原因,未来发展等方面。
长按识别,了解六家公益图书馆详细信息
4
2022/10/30
主题报告分享
10月30日的主要议程包括会议致辞、主题报告、圆桌讨论三个环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王军副秘书长、爱阅公益基金会李文理事长、心和公益基金会伍松理事长分别致辞。
王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众所周知,童年时代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甚至有人说,儿童的阅读深度,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民族的精神高度。我们看到现在家庭与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经过国家这么多年的脱贫攻坚,对乡村的持续投入,即使是在偏远乡村的学校里,图书室基本上是有的。但我们在实际开展扶贫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乡村的图书馆阅读环境不是特别友好,有些图书馆实际上很少开放,有些图书馆的灯光、桌椅、环境不是特别友好,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育。有些地方的书籍不能够满足孩子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学习。老师对阅读也不是特别重视,阅读能力还需要加强的问题。
那所幸今天我们参会的机构,都是从事儿童阅读的公益组织。大家看到这个领域的不足,各自发挥优势,为孩子们的阅读添砖加瓦。建了很多的图书馆,我想我们各位可能有同样的感受,建好一个物理的图书馆是比较容易的,用好管好一个图书馆是非常难的,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去规划,去运营。同时借助这个会,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形成一个乡村与社区儿童阅读的行动网络,优势互补,未来密切合作,共同就推进阅读事业。
李文(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乡村和社区的图书馆,对于教育和资源匮乏地区来说,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基于图书馆本身的意义,图书馆的空间和阅读资源,是支持阅读的最佳场所。
大家参加到这次会议中来,证明我们都是对阅读有执着信仰的人,对弱势群体有关爱的人。现在大家走在一起,是看到还有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愿意不断地探索、创新与合作。我们圆桌会的使命的是:让每一个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图书馆!
非常期待这次圆桌会有一个开门红,可以产生面向未来的行动框架!
伍松(心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我想讲一个概念——文盲。文盲的概念就是不认识字。从不识字到识字对一个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文盲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不是主流的问题了,基本上人人都识字。新文盲,识字,但是缺乏理解能力,看不到里面的同理心,看不到人与人共同的情感,看不到科学的力量,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他喜欢看的。不管他看100本还是1000本,他都跟当初看的第一本是一样的,我觉得这样是新文盲。我们希望更多人不要是新文盲,从乡村去改变,从社区去改变,从儿童改变。无论是乡村还是社区,图书馆都是个很好的渠道,可以去推动和普及阅读,扫除新文盲。
随后,16位分享嘉宾围绕“打造更好的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公益生态”主题,就3个议题进行分享,引发与会成员的热烈讨论,包括“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意义”、“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公益图书馆行业能力成长体系”、“如何发起全国性公益图书馆行业行动网络的讨论”等重要问题。
主题报告
&
圆桌讨论
议题一 中国乡村与社区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
王子舟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退休教授)从民间图书馆发展的历史经验切入,提出“抬高一寸”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论。
郑丙奉(有为公益基金会部门经理)以有为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一座图书馆,改变一座城”的温暖故事;
陈新(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生动展示了“来读书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吴汉华教授(江汉大学)在简述英美民间图书馆发展历程后,总结分享了英美经验及其对我国民间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刘斌(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从机构的三大项目入手,强调了传播儿童阅读推广和促进“儿童阅读共同体”对话网络的意义。
分组讨论: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意义?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
议题二 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公益生态的打造
冯元(南都基金会项目总监)从“公益基础设施是什么”入手,阐述了南都在救灾领域的实践,他强调,推动议题领域发展需要不同的角色共同努力。
张妤(爱阅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基于爱阅12年的探索与尝试,阐述了基金会在推动公益图书馆的角色与作用,她指出要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公益图书馆,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随时可去”“有生命力”的图书馆。
彭海惠(江西益心益意公益中心主任)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江西省公益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盘点资源”“由点到面”“从易到难”“搭建网络”的公益阅读生态建设策略。
卜飞(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以公共阅读服务试点项目“邻里图书馆”为例,从项目背景、模式、成效及存在问题分享了的微循环模式生态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蒋洋桥(连云港市赣榆区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以江苏连云港赣榆区为例,分享了“多元并举,高度融合”的江苏经验,他强调做好全民阅读活动要激活阅读阵地,走共赢路。
梁海荣(广东千禾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以千禾在推动城中村阅读与教育生态上的实践经验为例,从“为何关注城中村阅读与教育”入手,总结分享了“搭网络”“立典型”“赋能力”“建生态”的推动城中村阅读与教育的改变策略。
分组讨论:每个人分享一个自己这次来特别想去讨论的问题,然后通过协作者的归类、整理出“能力提升类”“可持续运营”(活下去)、图书馆的评价标准、资助识别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的结果
议题三 如何建设好乡村与社区图书馆
许运南(南安市图书馆副馆长)从南安市民间图书馆建设历程切入,详细介绍了当地“规范化、互通化、宽泛化”的建设策略,并展望了民间图书馆的未来。
梁颖梅(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社区图书馆总馆长)基于阅读循环圈的项目体系,以详实案例分享了社区公益图书馆的可持续策略:多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多种渠道进行“造血”、建立与完善服务体系。
苏文亮(霞舒公益理事长、福州大学副教授)基于霞舒公益的实践探索进行了《乡村与社区图书馆人才能力体系建设探索》的主题分享,包括如何建好乡村图书馆、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提升乡村与社区图书馆馆长的能力、如何助力乡村图书馆运营人才的培养。
余炳廷(益迪教育科技CEO)分享了用技术助力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挑战与机会,他强调互联网时代要善用工具,更要习得工具后面的思维
林华锵(厦门正观易知科技校友图书馆项目负责人)以校友图书馆和正观易知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乡村与社区图书馆的电子化解决方案。
后续将整理嘉宾分享内容,陆续在本公众号发出。
5
2022/10/31
共同愿景与未来行动
10月31日是本届圆桌会最后一天,也是本届圆桌会至关重要的一天,由刘斌和梁颖梅作为协作者主持,分为机构需求及资源梳理、共创未来一年行动两大部分。通过多轮讨论、交流,现场组建专业能力提升、伙伴网络建设、筹款策略研究、合作项目四个落地工作小组,选出了四个小组的召集人,从而推进未来一年的实践共学工作。
闭幕式上,每个人分享了一个未来一年的行动承诺。接着参与者自发向工作组献花致谢,最后在所有人的大合影中,主持人宣布圆桌会圆满落幕。
会后,与会成员高度评价本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认为本次会议加强了各地实践者的联系与交流,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搭建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平台,同时更加坚定“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的信念,未来将同心共创公益图书馆行业生态化发展。
至此,全国首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
明年再聚
发起单位
(以名称首字母排序)
北京大学民间图书馆课题组
北京大学设立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设立于2011年,包含民间图书馆发展研究基金、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基金、彩虹图书馆、李更生阅读推广基金,旨在发挥好乡村民间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近几年,该项目得到了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美国)、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左四臧、郑君兰、陆静琦等的支持。项目在全国各地捐助30余所乡村学校图书馆、图书角,奖励中小学中家庭贫困且在阅读方面表现优秀的“优秀小读者”, 通过捐建图书角、开展少儿阅读倡导活动、组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等, 帮助乡村中小学生文化素养提升。
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
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于2010年正式注册成立。基金会聚焦于0-12岁儿童阅读的发展以及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以“高品质儿童阅读推动美好未来”为愿景,致力于推动儿童阅读的发展及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通过高品质阅读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享受阅读的乐趣,成长为终身阅读者。围绕使命愿景,爱阅公益发起并实施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型的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干预项目——“阅芽计划”,开设儿童早期阅读推广人培训课培育阅读推广人,通过举办早期阅读行业峰会、发起12.28亲子共读日倡议阅读从0岁开始;联合专家团队,持续开展“爱阅小学图书馆书目”“爱阅童书100”“爱阅早期儿童阅读书目”研制工作;通过“阅林计划”资助聚焦服务乡村和流动儿童的阅读机构;为儿童阅读教育基础及应用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为推进全球儿童阅读的发展设立“IBBY-iRead 爱阅人物奖”。以研发,倡导,执行,资助等形式持续推动高品质儿童阅读的发展。
心和基金会
心和公益基金会简称“心和基金会”,是2008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原名“心平公益基金会”)。主要开展专注于儿童阅读、0-3岁普惠性早教、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公益方向,以及“明心桥”等公益项目,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公平的阅读和学习机会,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简称“万家计划”),于2019年10月,由“鸟巢阅读计划”(厦门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与厦门躬行志愿者发展促进中心等公益伙伴联合发起。
万家计划,致力于推动与助力中国公益图书馆行业,更好地发展,并尽我们最大的所能,去支持与帮助更多在地的社会力量,在更多的文化教育资源匮乏的城中村或乡村等城乡社区,去激活、创建更多的公益图书馆。
因此,我们于2020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新的公益机构:福建省鸟巢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简称“福建鸟巢”),正式启动“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
万家公益图书馆计划,愿意为公益伙伴们,提供尽可能多的陪伴辅导、能力建设、资金资源等方面支持,并正在与更多的公益伙伴一起,逐步创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公益图书馆行业交流与成长支持体系,希望能助力,更多的公益图书馆,成为其所在社区中综合性的文化、教育与社区发展公共空间,以此,来助力中国更多的城乡社区,能发生更美好的改变。
使命:让更多的图书馆,去点亮更多生命的未来!
目标:让全天下,每一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
文/苏培煌、萧婷婷、李雪
图/马大宝
编辑/张小海
审核:王子舟、李文、刘斌、丁勇
秀米
Scan the QR code with WeChat to support
请使用当前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将页面发送至「微信」内打开
Scan the QR code with WeChat to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