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求求你再看一章嘛,我还想看。”
“老师,周六周天我有时间,还想看这本书怎么办?
到底是什么书让孩子们这样“着迷”,迫不及待地想读完?
——原来是他们的老师在参与共读的一本书《小狗钱钱》。
张老师是陕西渭南市满义县某小学的老师,她最近在纯山乡村教师共读群里和老师们共读《小狗钱钱》,张老师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六年级学生一起读,启蒙孩子们的理财观,于是她就带着孩子们一起读,读到第五、六章的时候,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越来越高涨。“还没有到上课时间,学生们都已经早早把板凳端到讲桌跟前,手里还拿着纸和笔,我走进教室都惊呆了”,看到孩子们这么渴望读书的样子,张老师很欣慰,但是也有一些困扰......
没办法给孩子们提供每人一本书,只能使用投影仪共享看电子版的图书,字比较小,阅读体验不太好;有的孩子特别想读,恨不得一下子读完这本书,但是自己没办法在手机上看电子版......“如果能给孩子们每个人配套一本书,一起共读一些经典好书就好了”,张老师向纯山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反馈。
为什么要带孩子们共读一本书?
来自渭南市白水县的李老师也是这样一位想要带领孩子们共读好书的老师,她曾是白水县果香阅读社的阅读导师,和团队老师们一起开展了多次童书共读活动。在共读《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时,孩子们发言都很积极,热烈讨论,共读结束后,孩子们还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这种集体共读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图片版权归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所有
“纸质书带给孩子们的感觉不一样,孩子们能与文字、图画、故事情节进一步地接触,有更真实的阅读体验;在共读中孩子们进行交流分享、故事提炼、思考展示等活动,孩子们养成了合作交流、爱护书籍的习惯,并能激发孩子阅读同类书籍或者同个作者书籍的欲望”。 李老师提到共读的好处,一下子列举了很多条。
“我在班里和学生共读了《小狗钱钱》,发现他们的共读兴趣十分浓厚,传阅他们的读书感悟时,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有时还聚在一起探讨。选择共读书目也至关重要,我觉得应该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性、趣味性、蕴含人生哲理”。
来自满义县的张老师说,“共读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班里开展共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尤其相互分享读书感悟,来一次思想的碰撞,深化他们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认知。我觉得共读更像是“伴读”,一个人也许坚持不了阅读,但一群人相伴而行,做思路的引领,能走得更远,从而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来自渭南市合阳县的雷老师是一年级的老师,她很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也在变着花样开展不一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雷老师曾经在班级开展了两期“百班千人”共读活动(“百班千人”是一个全国性小学生读写公益活动,),她认为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是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带着孩子们共读了一本又一本。
孩子们的识字量不断增加,课外的知识面也不断拓展,时常会语出惊人,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孩子扬起笑脸骄傲地说:“我从故事里听到的”。因为在共读中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们也慢慢对阅读产生了认同感,尝试在家里坚持亲子共读。
为了支持更多这样的乡村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共读好书,让孩子们能在“人手一本书”的共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纯山发起“一块读好书·纯山共读书箱”公益项目。
纯山是谁?
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在2009年发起"乡村图书馆及阅读推广项目",通过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童书,陪伴和支持教师具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能力,利用在校时间,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希望通过阅读成为终身学习者,对孩子们和老师的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能获得益处,最终使每个乡村青少年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纯山创建了乡村儿童阅读推广体系,以整县推进为模式,聚集了一批认可儿童阅读重要性的教师和校长,通过捐建班级图书角、开展教师培训、提供阅读资源等方式,丰富乡村儿童的书籍类型,提供专业阅读指导,提升阅读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并陪伴学校的老师、校长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开始将阅读教育实践在教学中,并且收获不错的效果。在和老师、校长的持续交流中了解到,班级图书角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扩大阅读面等问题,但是,对于"读整本的书"还无法做到,原因是如果开展班级整本书阅读,乡村小学的学生无法做到人手一本书。
"共读书箱"项目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础,县域内各学校间可以循环流动为理念,在同老师和校长的沟通下选择适合不同年级的优质书籍按照班级人数配置书箱,还为教师配备阅读课程工具和教学设计漂流本,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书的使用率,让阅读资源匮乏地区的儿童也能享受优质的童书资源;让有意愿开展"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来时可以有更合适的阅读资源。
我们期望,以"共读书箱"的方式为乡村老师解决"整本书阅读"的困难,拓展老师的阅读教学形式,达成多读多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教学需求,为乡村孩子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支持一线乡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活动效果,解决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因图书资源不足而无法达成的困难。
执行周期:2022年8月-2023年12月
帮扶地区: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合阳县
受助对象:为白水、合阳等地乡村小学的一线教师募集20个“共读书箱”(每个书箱约40-50本书),用于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书箱示意图(仅作参考)
项目执行计划(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项目预算
如何支持乡村孩子们“一块读好书”
支持30元 为乡村孩子捐赠1本优质图书
支持100元 为乡村孩子捐赠1个共读书箱
支持500元 为乡村孩子捐赠1节共读课堂活动
支持1000元 为乡村孩子捐赠1个共读书箱+1套40本共读书籍
为了感谢您对支持孩子们共读好书的支持,我们将为所有捐赠人提供电子版捐赠证书及捐赠票据,联系纯山邮箱office@chunshan.org或工作微信号ichunshan,发送捐赠截图。
捐赠200元及以上提供纸质版捐赠证书和捐赠票据邮寄服务;
捐赠1000元及以上的捐赠人可为1个共读书箱冠名,冠名服务联系纯山029-88327691
2022年9月,为支持乡村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课堂活动,让更多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纯山发起了“共读书箱·一块读好书”计划,并在互联网平台上线筹款项目,共募集善款1万余元。去年10月我们向学校捐赠了第一批8个共读书箱345册图书,累计捐赠支出 7613.84元,费用包括图书、邮寄费用、书箱费用、书箱使用手册及周边费用。
1、10位老师在所在班级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共读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增长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老师们在“整本书阅读”方面也得到了实践和提升。除了阅读图书本身,老师还,比如在草地上的开放式阅读、放映同主题的电影、主题演讲等等,拓展了孩子们在其他方面的视野和能力。
2、通过“整本书阅读”专题分享的三次课程,老师们在这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专业启发和学习资源。老师们反馈:“对整本书阅读课的设计和教学有了思路,希望后期能走进学校面对面指导我们做阅读。”“我觉得牛老师的课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案例分享,能够让我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在以后的阅读课堂中我会积极实践牛老师教给我们的。”“在整本书学习中,会特别注意到‘指导’和‘查看’,一本书如果师生、生生有共鸣,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导读单、包括阅读课的形式都值得去探究。”“感谢牛老师的分享,有理论支撑,有实践经验,也是我前进的指明灯。感谢各位老师的陪伴、分享,一群人走得更远。”
2022年11月,随着老师们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深入,邀请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老师——牛宇导师为老师们做“整本书阅读”的专题分享,分享共分为三次进行,每次1个小时左右。每次课程的参与老师在30人左右。
通过“整本书阅读”专题分享的三次课程,老师们在这方面得到了一定的专业启发和学习资源。老师们反馈:“对整本书阅读课的设计和教学有了思路,希望后期能走进学校面对面指导我们做阅读。”“我觉得牛老师的课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案例分享,能够让我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在以后的阅读课堂中我会积极实践牛老师教给我们的。”“在整本书学习中,会特别注意到‘指导’和‘查看’,一本书如果师生、生生有共鸣,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导读单、包括阅读课的形式都值得去探究。”“感谢牛老师的分享,有理论支撑,有实践经验,也是我前进的指明灯。感谢各位老师的陪伴、分享,一群人走得更远。”
共读书箱到校一周,孩子们已经开展阅读起来啦。合阳县南洼小学和甘井镇小学的共读活动反馈来啦。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还开始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把书中的故事演绎出来,增添了许多乐趣。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
微信扫一扫,前往手机端进行支持